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从“小三通”到“大三通”
2009-12-04 10:08 作者:刘若一 杨雨文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了两岸“三通”议题。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大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回顾“大三通”的历史,追索的思绪不得不在两门、两岛的“小三通”上停下。

2002年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上午,厦门市和平码头充满喜庆的气氛。随着太武号客轮一声启航的汽笛,船上181名乘客站在船舷边振臂欢呼。这批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台商和他们的家眷将通过海上直航到达金门,然后转乘飞机赴台湾岛,回家过团圆年。对于在厦门的台商来说,这路线可是第一次,他们不用再从香港或者澳门转机回岛,而可以仅凭一张金门通行证就可以顺利回家。

在参加首度“两门”直航的欢乐人群中,有一位家住厦门的台商家属汤有强,他的妻子王宝羡是台湾新代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依然记得当时在码头上有记者问他觉得“小三通”是否方便,他回答说“当然方便了!”。

所谓“小三通”,是指台湾当局开放金门对厦门,马祖对福州马尾之间的海上客货直航。相对于大的直航,这个就叫“小三通”。2001年初,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上客、货运航线开通。2002年春节试航,共有304人分两批次通过“小三通”到台湾和亲人团聚,而王宝羡一家当时最大的心愿是通过那次的试航,能在两岸之间形成固定航班。

“小三通”对于汤有强和妻子王宝羡而言,意味着方便和实惠。汤有强说“以前从厦门到香港,香港到台北,一定要花掉一天的时间。厦门航班10点10分,早上9点多出门。到香港航班要接的好,接不好到台北就要到晚上。厦门岛进金门的船很方便,40分钟,然后金门机场到台北,时间最少减少一半。”由于身体上的特殊原因,妻子王宝羡走“小三通”可以半价,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走香港,国际线没有优惠。我要走‘小三通’,陪行人员可以半价,小孩也半价,这样我们三个都半价。一趟下来省三百多块钱。”

汤有强夫妇的愿望在2003年得以实现。2003年1月26日到2月10日期间,近4000名台商及眷属从福建省厦门、福州分别乘客船至金门、马祖,然后转乘飞机返台湾本岛过春节,为“小三通”历史书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6月19日,台湾当局通过扩大“小三通”案,取消了非户籍金门、马祖的台湾居民不得经由“小三通”进入大陆的限制。

2008年8月31日,为了满足厦金航线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厦门港开辟了厦门五通码头至金门水头码头的“海空联运”航线。五通码头和水头码头之间的航线长度仅9.7海里,乘船只需25分钟。比起“小三通”之初不定期的航班,现在每天28个航班进出,最多一天载客四千余人。

 
厦门和金门的港务管理部门共建航道

朱毓林是“捷安号”客轮的船长,每天往返金门和厦门接送客人。自从2008年7月扩大小三通后,朱毓林的工作量更大了。仅“捷安号”每个班次的客人就从6月之前的一百多人增加到7月的两百多人,而厦金航线平均每天的客流量从6月的1766人增加到7月的2630人。接待的客人多了,已经有27年工作经验的朱毓林自然就能看出乘船的客人哪些是旅游的,哪些是探亲的。而客人增多的原因,在朱毓林看来,大陆30年来的改革开放具有吸引力。在朱毓林的乘客中台湾老兵占到了三成,7月之后占有六七成。“一些台湾老兵在‘小三通’之前不敢回来,一是路费高昂,难以负担,二是担心老家穷,怕回来花钱。‘小三通’大大降低了路费,更重要的是那些老兵看到了一个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富裕的祖国大陆”。



1   2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厦金30年
· 我家对面是厦大
· 大嶝岛上的“两岸大超市”
· “金门协议”的启示
· 但愿硝烟永远散去
· 陈菲菲:从“蒋军弟兄”到“亲爱同胞”
· 春风劲吹终破冰
· 近些,更近些
· 打造厦金共同生活圈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