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思明区一栋普通居民住宅楼的四楼D座王宝羡的家,大电视上播放着台湾东森电视台的娱乐节目,房间的不少地方都悬挂着做工考究的中国结。身材矮小瘦弱,但神采奕奕的中年女性王宝羡,侃侃而谈父辈和自己的经历,“从小就听爸爸说,那时候金厦大家都是一起的。我们去南洋、印尼、新加坡都要来厦门坐船,从金门坐小船,到厦门改大船,建房子的木材也都是从厦门运过去。以前,金门人反而去台湾少,都是到厦门来”。
金门位于福建省东南海面,东距基隆198海里,西靠厦门却不过18海里,最靠近厦门的地方相距只有1823米,肉眼可见,鸡犬相闻,直到金厦之间互通往来的日子被战火打断。曾经的“战地政务”是金门人忘却不了的集体回忆。每晚10点到凌晨4点,全岛宵禁,岛内漆黑一片。而即使在平日里,金门人也不能放风筝、养鸽子,甚至不能拥有自己的照相机、收音机。“打仗的时候,我们天天生活在炮火下,炮击的时候还要分‘单打双不打’。每逢单日的时候,一家人就要早点煮饭,快点吃,吃好了就躲进防空洞”。王宝羡这样回忆她年幼时所经历过的那段烽烟岁月。
王宝羡是新代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两岸儿童间都非常受欢迎的西瓜太郎、KUKUMALU等卡通文具就是她的家族产业的产品。现在,王宝羡的儿子就在厦门当地读小学,对于大陆的教育,王宝羡非常信任。她的不少台湾朋友来厦门看望,都觉得她儿子的中文程度比台湾当地的小学生还要优秀,这让她非常骄傲。
泉州南音表演 摄影/ 杨雨文
回忆起1989年回大陆投资设厂,王宝羡说,那一趟行程可没少折腾,花费两万多台币不说,路途中更是劳心劳力。先坐飞机到香港,再坐火车到九龙,到了深圳后辗转坐大巴到厦门。这与今日“小三通”的快捷便利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今厦金间航程,一个小时就到,来回船票仅300元。从2001年‘小三通’开放到现在快八年时间,这个价格一直没有涨过”。往来于厦金之间的豪华客船“捷安号”船长朱毓林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厦金之间一天20个航班,基本上每个小时都有一班。很多金门人早晨过来,在这边办完事后下午就回去了。碰上像星期五,他们就来厦门这边过周末。现在厦门这个城市已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圈里面了。”
读书、置产、嫁娶、投资、生活,在厦门,你分不清擦身而过的究竟是金门人还是厦门本地人。说到底,生活不过吃穿住行,相同的语言、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以及更加实惠的消费水平让金门人的厦门生活悠游自在。
交通的便捷和生活的融合让“厦金生活圈”的形成自然而然。王宝羡和很多金门人都认为大嶝岛边上的翔安区是“厦金生活圈”的最佳落脚点,谈到自己心目中“生活圈”的样子,王宝羡滔滔不绝:“整个圈里面可以盖成一个园区,休闲的、文化、建筑全都搬到这一块。对于‘生活圈’,我们金门没有人会反对。有了‘生活圈’,我们更有归属感,金门人更喜欢过来。以后我们只要拿卡,不用什么落地签,一张卡一刷就可以过来,这多方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