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已经形成气候
2011-03-14 15:20 作者:本刊记者 李五洲

今年两会期间,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版权、知识产权融资等有关知识产权话题,频频出现并成热议话题。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两高的报告以及3月13日举行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记者会,以及众多两会代表、委员有关知识产权的议案、提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上到下,中国已经形成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气候。

温家宝: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知识产权”。

在谈到2011年工作重点之一的“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时,温家宝要求“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在谈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时,温家宝再次提出,“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温家宝之所以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因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这些目标,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撑,就无法得到保证,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在3月13日举行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记者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介绍说,自从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首先是战略实施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这个工作体系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下,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齐头推进这一工作体系。据了解,现在16个部门已经制定了本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和实施意见,还有7个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

其次是各个地区积极落实战略纲要。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已经制定了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或者是实施意见,还有93个地级市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或实施意见,整个战略的实施呈现出了由国家到省市、从东到西、全面展开、梯次推进的局面。

各个部门也正在加紧推进战略的实施,2009年和2010年一共出台并且完成了400多项措施,整个战略实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公安部:对知识产权犯罪“亮剑”

在3月13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记者会,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孟庆丰局长对记者介绍说,公安机关这几年来对知识产权犯罪一直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孟庆丰会上公布了一个统计数据:2001年-2010年十年间,全国公安机关一共破获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1.5万起,其中2006年-2010年,也就是在“十一五”期间,一共破获了9284起,比前五年增长了60%。也就是说,公安部门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从规模上来说是呈上升的态势。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同比上升32.96%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说,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加强对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现代服务业商标的保护,促进自主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制定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境外作品著作权纠纷和网吧著作权纠纷等案件审判指导意见,统一法律适用尺度,促进形成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法治环境;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2010年,各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051件,同比上升32.96%,增幅居各类案件之首。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年度报告和典型案例,开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站,提高知识产权审判透明度,保障司法公正。

而据新华网消息,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76个具有专利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44个具有植物新品种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46个具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41个具有驰名商标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和102个具有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查办有关知识产权案件同比增加14.1%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表示,2010年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协同开展对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权案件高发地的重点整治,起诉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等犯罪嫌疑人5642人,同比增加14.1%,增幅也十分明显。2011年,检察机关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工商总局:2010年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同比增长增长9.78%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充分发挥商标行政保护的优势,以商标权保护为核心,加大商标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另外,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假冒案件的查处。

“十一五”期间一共查处了26.5万件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平均每年大体上是5.3万件,2010年查处了5.6万件,我们比2009年增长了9.78%,增长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确实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也维护了社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国家质检总局: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

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在3月13日的记者会上说,十年来,质检总局一共批准实施了对国内1168个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涉及到食品、农产品、工艺品等等,范围涵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经国家质检总局初步测算,经济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有的甚至提高到1倍以上。

中国还开展了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参加了WTO知识产权的谈判,与欧盟、日本、哥斯达黎加等一些国家签署了相关的互认协议和工作组会议的备忘录。先后批准了法国的干邑酒、苏格兰威士忌在中国产品的注册保护,组织了茅台、龙井茶等15个产品参加了巴黎的国际博览会。同时,也按照国际惯例加大对地理标志保护、侵权违反行为的查处,一共查处了“五常”大米等十个产品的侵权保护假冒行为,保护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法权益。

“十一五”期间质监系统共查处侵权假冒伪劣违法案件124万起,涉及金额198亿元,移送公安机关812起。

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知识产权事业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大量的议案、提案,建言知识产权问题,这里仅摘录一二。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提交了3个提案,分别从植物新品种保护、专利制度交易市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方面再次聚焦知识产权。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建议,“国家应该把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一个重点的战略行业来发展,要营造更好的环境,同时在这个产业里面发展一些自有知识产权的芯片、操作系统、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CEO邓中翰则建议以法律的形式对自主创新的相关内容加以规定,依法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的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建议,政府应推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鼓励和支持文化原创者创新,改善他们的生存和创作状态,实现“中国梦”。

李玉光、钱海浩等16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建议》提案,强烈呼吁修改著作权法中诸多过时条款,包括要求延长摄影作品保护期、完善著作权法第43条以及增加视觉艺术作品追续权等。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提案加强对网络文学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坚决遏制对网络文学作品的侵权行为。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遏制针对网络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今日中国微博看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