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毕红珍:当人大代表这几年等于上了次大学
2011-03-03 14:36

“我是白庙乡的女儿!”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平凉市白庙乡回族姑娘毕红珍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廖翊、余晓洁、崔清新)2日下午,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团一抵京,回族姑娘毕红珍就成了记者争相采访的目标,不是因为“80后”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而是因为出色的履职。

来自甘肃平凉市白庙乡的毕红珍代表性格开朗,落落大方,她愿意记者称呼她“小毕”,觉得这样最自然、最亲切。

小毕关注:坡耕地改造

去年两会期间,毕红珍和王义等10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呼吁国家重视坡耕地改造。这份编号为3673号的建议得到回应,被列为2010年全国人大的十大督办建议。去年8月初,国家7亿元投资开始下达到全国20个省区市的70个县,用于坡耕地的改造,治理水土流失。毕红珍代表的家乡静宁县农民因此受益。

“今年我在会上还要提重视坡耕地改造的建议,主要是希望国家加大坡改梯的投入力度。因为坡耕地占全国总耕地的五分之一,去年全国启动几十万亩坡耕地改造试点,所占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许多山区老百姓渴望早日能享受到这一政策。”毕红珍代表说。

小毕调研:两条腿和网络

记者问毕红珍代表是如何了解社情民意的,她表示,主要是靠自己的两条腿,以及网络。

这些年来,毕红珍代表到平凉各地调研,有些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必须爬到山上才能通上话。遇到这种情况,她还找过电信部门,请求他们在通讯盲区修建机站,让老百姓能与外面建立联系。

“每隔5天的一次赶集也是我向乡亲们了解情况的好机会,他们都乐于到我开的小超市来,有时倒上一杯茶,一坐就是很长时间。”

“另外,就是在网上开了个‘农民人大代表毕红珍’的微博,通过与当地网民的交流了解大家的想法。这段时间,网上给我留言的网民特别多,我这次带到北京的建议,比如关于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不少就来自和网民的交流。”毕红珍代表说。

小毕感受:这几年等于上了一次大学

“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后,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怎样当全国人大代表》,一本是《怎样写意见、建议和议案》。还学了很多的东西,记了很多笔记。我一直为自己没有机会上大学而遗憾,当全国人大代表这几年,等于上了一次大学。”毕红珍代表表示。

记者表示,你那么年轻、漂亮、有气质、有口才,又上网,又开微博的,很难把你跟农民代表联系在一起。

毕红珍代表说:“小时候种地,赶着两头牛,扛着犁头,拿着铁锹,干上半天,地上也没有什么变化。现在是半机械化了,如果是平地,不用20分钟一大块地就整好了。如果你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你就会成为落后的人。不能让自己上过小学就只停留在小学阶层,上过初中就停留在初中阶层。我每天都在学习。”

小毕定位:我永远是白庙乡的女儿

“当你不断有机会走出家乡,看到外面的世界时,你又被外界日益关注时,你觉得自己与家乡的土地是更近了还是变远了?”记者问。

“没有疏远,反而是更近了。”毕红珍代表说,“与外界比较后,才感到自己的家乡真的是很落后。虽然现在家乡有了很大变化,但我永远忘不了全乡只有一两部座机电话的情景,也忘不掉有的姐妹因交通不便难产死去的景象。”

“我算是一个能忍的人,但去年,当我接到3673号建议被列入全国人大十大督办建议的电话时,我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我希望我的家乡能修好路,那么好的苹果就可以运出去,卖出好价钱。”

“很多人都习惯说我是白庙乡的全国人大代表,但我自己的定位是,我永远是白庙乡的女儿。”毕红珍代表动情地说。

今日中国微博看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