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中国的外交政策没有由于国力的增强而发生变化” --访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裘援平
2011-03-11 15:53 作者:本刊记者 李五洲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裘援平女士,就国内外关心的有关中国对外政策问题进行了访谈。

裘援平女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语系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驻拉美国家使馆任外交官,长期从事外交外事工作和国际战略与对外政策研究。

“讲和平讲和谐讲合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记者:现在外面有些人说什么中国强大了,变得喜欢“展示肌肉”了,不再谦虚谨慎了,是这样吗?

裘援平: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虽然取得世界瞩目的发展,据称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了,但这并不足以改变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没有减少因为欠发达而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数量不等于质量,更何况经济总量与人均数量存在巨大的反差。因此,无论外界如何评论,我们自己始终要有自知之明,保持清醒头脑和谦虚谨慎的态度。

中国的外交政策没有由于国力的增强而发生变化。基于对基本国情和国际定位的认识,中国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广泛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同时,中国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享有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合法权利。讲和平讲和谐讲合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就不能争取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国际权利和地位,就要听任、容忍危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的行径,这是一种错误的逻辑。

“我们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

记者:尽管中国的外交政策没变,但是因为中国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是不是也有了新的认识、外交上出现了新特点?

裘援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在提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对国际社会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中国对世界以及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在深化。对外工作在理念和实践上当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

首先,对外工作的核心是要维护国家利益。在各国相互依存、彼此利益交融、命运休戚相关的新形势下,我们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这就是既要维护好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要顾及别国的正当利益,还要与各国一道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反对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狭隘民族主义,互利共赢是我们处理对外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都在我们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动中有所体现。其次,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和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不仅要广泛参与国际机制、国际事务和全球性、地区性问题治理等,还要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既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对外援助;又要以“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在全球和地区层面影响和促进国际秩序与国际规则的改革和制定,推进世界与地区的和平稳定、合作发展。再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员走出国门。如何维护好我国的海外利益和公民安全,是对外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情况下,我国不惜代价及时解救、撤回一批又一批公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也让我们看到了外交人员忘我的奉献精神。

“中国有责任积极引导外界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

记者:中国的发展常招致外界的责难或批评,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裘援平:我认为,第一,要以平常心看待。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连续30多年保持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半封闭国家,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国际体系参与者、建设者甚至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力量对比和利益格局,也必然引起外界的种种不适应,产生这样那样的关切和疑虑。不要对此大惊小怪。

第二,要认真回应。中国有责任积极引导外界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重视解决国际社会对华认知问题。要用国际上能够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针对人家的疑虑和关切,讲清楚中国如何看自己、看世界,讲清楚中国要的是什么、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怎么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等等。不能对外界的关切与疑虑闭目塞听,不屑一顾。第三,要做到言行一致。我们不仅向世界庄严宣示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亚洲,而且也是言而有信、身体力行的,在对外工作和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都要说到做到。这就需要所有从事和参与对外交往的人们,包括走出国门的每个中国公民,都要自觉践行我们的外交理念,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和中国人的形象。

今日中国微博看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