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中国走出金融危机阴影
2011-03-07 11:19 作者:本刊记者 张学英

“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从2009年的企稳向好转变为平稳较快地发展。重要标志是去年下半年经济维持合理增长速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表示。他乐观地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去年的上升态势。”

2010年,全球经济增速仅有4.5%,而中国GDP增长了10.3%。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四季度由于央行财政政策从“积级”回归“稳健”,多次实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等货币政策,GDP增速回落,但依然分别增长9.6%和9.8%。

还有一系列向好的数字。2010年,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也增长了17.44%。“投资方面,不仅仅外商投资在增长,2010年民间投资增速更是快于国有投资,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比重超过60%。”郑新立说,“这意味着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密不可分。”

政策激励带动内生性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一度令中国经济跌入谷底。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经济睛雨表的重要指标之一,PMI指数低于50%显示经济萎缩。而中国的PMI在2008年11月曾创下38.8%的最低值。

也就在2008年11月,中国迅速出台了4万亿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扩大内需政策,二是产业振兴政策,三是科技支撑政策,重点支持和引导各类要素向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四是社会保障政策。其中,尤其以扩大内需政策最为引人瞩目。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10年曾撰文指出,“过去各级财政资金较多地用于工业建设、基础设施……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财政资金应该更多地用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与普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事实上,由于金融危机,中国正在改变过去30年来以出口及基础建设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转向以消费、出口以及投资三驾马车齐驱的发展模式。

扩大内需的政策包括提高工人的工资、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以及家电、汽车等产品下乡刺激农村消费等。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中国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份的调整幅度都在10%左右,一些甚至达到25%以上。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

政策效应立竿见影。

以汽车业为例。由于汽车购置税、燃油税改革以及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加上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相继推出,推动了汽车产业平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消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64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史最高。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其中,受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影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共销售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65%。

“内生性需求与内需是两个概念。内生性需求并非由政策直接拉动的需求,而是指市场消费潜力的释放所带动的需求。”郑新立说。

不仅是汽车制造业,更多的行业增加值显示了2009经济的扩张态势,如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等等。

中国内需拉动全球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复苏对周边地区及全球经济会产生显著且积极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大途径体现: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刺激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推动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反弹;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刺激其进口需求,随着出口增长放缓而进口大幅增加,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将迅速回落。

事实的确如此,中国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近3万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其中,进口增长38.7%。全年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下降6.4%,已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

上海咨询公司莫尼塔(CEBM)经济学家王涵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转变,内需持续增长。进口远比我们预期的强劲,表明国内投资和内需总体上正在推高国内消费。”

而另一方面,受惠于中国经济复苏的还有全球的制造商。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受惠中国的行业”不断增多,不仅是家电行业,汽车、钢铁等行业也明显受益,其中,液晶显示领域最为明显。

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韩国在中国销售液晶电视496万台,较2008年同期增长逾1倍。在中国巨大内需市场的带动下,韩国面板厂商加速向中国转移面板生产线,LG、三星先后宣布将在中国大陆兴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

日本也明显感受到了中国刺激内需政策的积极影响。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受中国扩大内需政策拉动,日本部分企业经营状况正逐步得到恢复。其中,与家电业密切相关的金属、化工等材料产业已经出现库存减少、出口增长、开工率提高的转机。

国外投资商们更加青睐中国扩大的消费市场所带来的商机。

澳新银行2011年2月23日发布报告称,中国自2009年开始的医保改革将带来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更多的私人投资也将进入医疗领域。他们认为尽管相关的监管措施仍然非常严格,但中国医疗市场对外资准入门槛放低,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相应的机会。

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可能引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消费浪潮,对中国、亚洲及更广泛的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罗奇认为第12个五年规划首次将重点放在扶持国内消费市场的三项举措上,这将刺激中国的个人消费从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到2015年提高到占GDP的42%-45%。这样的增幅将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推动,不仅是东亚,增长乏力的欧洲和美国经济也将大受其益。

“十二五”的新机遇

3月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十二五”规划纲要。这一为下一个五年定基调的规划纲要,包含有更多扩大内需的政策。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和环保产业将迎来投资和建设高峰,其中水电建设总投资额约为8000多亿元;城市地铁建设总投资额约为10581亿元;中西部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与升级,厂房兴建、装备制造和技术园区建设也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刺激各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国家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2011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高达1000万套,同比增长72.4%;国家在农田水利设施等农村建设方面也将投入大量资金,中央财政今年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9885.5亿元,增长15.2%。

此外,“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扶持消费。一直以来,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相对不足,居民用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支出负担较重,失业和养老没有充分保障,这也导致以往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偏低。“十二五”期间,财政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将达到4414.34亿元,增长16.6%;住房保障支出1292.66亿元,增长14.8%;医疗卫生支出1727.58亿元,增长16.3%;教育支出2963.57亿元,增长16.3%。

澳新银行2月发布的报告认为,2009年开始的医保改革对于降低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整个医保改革方案本身将能够增加约8620亿元的最终消费。如果加入由于医保体系改善带来的其他消费,整个医改方案将带来约1.47万亿元的最终消费,这将使中国消费占GDP 的比重从48%增加至52%。养老体系进行相关的改革,也将推动类似甚至更大规模的最终消费。

今日中国微博看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