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四:一汽:“汽车长子”承载的中国梦
2009-10-12 14:56 作者:张曼

“不知道你注意没,那时照片上12个司机都没有穿工作服,因为大家都想穿最好的衣服去,有人说我把娶媳妇的衣服都穿来了。”于丰年笑着回忆当天的情形。

车队在长春的街头前行,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夹道欢迎。“当时也没有通知,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人,就像过节一样,有的人抓把高粱,有的扔苞米粒,我们还以为有人对我们有意见,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在欢迎我们。这是一种表示,没有花瓣,是那么个意思。”

走着走着,于丰年突然发现有一位老太太坐到了前面那辆卡车的脚踏板上,非常危险。他赶紧叫那辆车停下来,让大娘下来,大娘却说:“我呀,哪种车都坐过,就是没坐过中国车,不知道什么滋味,我得坐一坐。”

“你想啊,连坐车的人都这么骄傲,我们开车的人会有多骄傲,简直用语言难以表达。”他感叹。

于丰年们开的这种解放牌汽车名为CA10型,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汽车,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一度颇为畅销,生产了将近30年。

此后,一汽屡现辉煌:1958年,研制开发了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同年,中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下线;第一辆越野车研制成功……

“不开红旗怎么表达自豪感”

1976年,于丰年被借调到了外交部,成了中国驻挪威使馆的专职司机,一呆就是8年整。使馆之间来往频繁,有那么几次,他在苏联和法国看到了红旗轿车,心里总是无比激动。他开的是“奔驰”,却总盼着哪天能换辆“红旗”开。“不开红旗我怎么表达自己的自豪感!以前在厂里,从生产到拆车我都一直在开。”

于丰年当时并不知道,在他离开的这8年时间里,他和其他一汽人引以为豪的“红旗”和“解放”都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由于长期没有更新换代,解放车已经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上世纪80年代初期,长春市郊的荒地里,曾出现上万辆滞销的“解放”排成长龙的景象。当一汽步入而立之年时,“老解放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事实上,一汽在解放卡车投产不久就着手自己的产品换型,从1957年起他们先后研制了70余种车型和30余种机型12套换型方案,由于没有自主权,一款产品也没有进入生产准备。

1981年5月14日,另一个坏消息传来,红旗轿车被停产。《人民日报》刊发停产令只有寥寥数字:红旗高级小轿车因油耗较高,从今年6月起停止生产。红旗轿车暂别历史舞台。

事实上,“手工作坊”式的红旗轿车生产模式产量一直不高。从1958年至停产的20多年时间里,各型红旗车一共才生产出了1500余辆。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一汽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换型改造迫在眉睫。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一汽的换型方案。经过几年的努力,1986年7月,解放CA141新车开始批量试生产,同年9月29日最后一辆第1281502号“老解放”驶下总装线。

红旗轿车则在停产20余年后的1995年,以奥迪100为参照,批量通过总装线。为了与之前的红旗轿车区别开来,这批红旗车在市场上被人们称为“小红旗”。

合资身后的自主梦

80年代末期,作为“汽车长子”的一汽在完成工厂改造、产品换代之后,开始了以生产轿车、轻型车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创业。”

归国后回到一汽接待处工作的于丰年,在接待的各国外宾中,对德国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他们住得时间长,人也很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感知中国六十年
· 了解中国的方式
· 专题之一:我这六十年
· 专题之二:两岸寻亲60年:一个关于重聚的梦
· 专题之三: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 专题之五:自行车王国升级
· 专题之六:中国模式日益引起关注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