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特别是西方来说,有着和西方世界截然不同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中国,曾经只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遥远国度。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做过驻外记者的马克·布雷恩写道,当时中国故事就是关于“熊猫、迪斯科、神秘的旅游目的地、野人、健身和流行音乐”的。然而,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个简单的、猎奇式的“中国故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这个经历着复杂和深刻变迁的巨大国度。国外关于中国的报道在不断增加,探讨中国的未来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为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世界。最近,媒体关注的是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尽管中国从未想过统治世界,但中国将如何统治世界已经成为一个话题。甚至,有人开始用“中央帝国”(the middle kingdom)来称呼中国。从一个猎奇故事到一个关涉世界未来的话题,世界更加贴近真实的“中国”了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其实,即使是中国人自己也很难把“中国”表述清楚。他们说不清新中国如何能够在60年前一穷二白、与世界割裂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也说不清中国如何能够在30余年来,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中国实在太大了,情况太复杂了,很难用一种既定的理论和框架去解释它。中国的变化实在太迅速了,我们更多的是跟随这个历史洪流,而不是预测它。这也是作为办刊人常常面临的困境,我们如鱼在水地生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却常常无力全面捕捉和记录它一点一滴的进步。
当下的中国仍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变革的影响绝不亚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改革,正在努力成为更加负责任的大国。了解中国似乎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了。中国仿佛是一个万花筒,拥有无数的色彩斑斓的画面,每人却只能看到它的一个层面。而了解中国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地贴近它,和它共同经历发展的喜悦与痛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