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一:我这六十年
2009-10-12 11:38 作者:口述/王 蒙 整理/本刊记者 张学英

不过,这次我并没有遭受到政治上的清算,相反,还先后担任了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人民文学》是中国当时四个大型刊物之一,发行量已经达到150万册。

出任文化部部长

1986年6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通过,我正式就任文化部长。说实在的,当部长我有许多不习惯的东西,譬如要批那么多文件,要开那么多的会,从早到晚的开会,有时候国务院开会连着开四五天,开得我有点坐不住,但是特别不习惯的没有。

对于出任文化部长,我且悲且喜。喜的是,像我这样一个曾经被打入另册的人居然还会成为内阁成员,悲的是突然间对于艺术我有了责任有了义务也有了说三道四的权力,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我也担心,我能否帮助艺术?我会亵渎艺术吗?我是假装要指挥艺术,还是认真地掌握着、规划着、安排着,当然也要保护着艺术还有无所不包的文化?

也正是有这样的担心和忧虑,在上级领导找我谈话时,我表明态度,只干三年,三年中请中央物色更合适的人选。

文化艺术的争论贯穿于整个80年代,不仅激烈而且争论的内容之广泛是不多见的。处在改革开放的探索期,这是很自然的,但对于管理者我来说,管理起来却是相当困难的。我于是邀请了一批文化界的老前辈、大家、权威,多次举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希望借助他们的影响、他们的经验给我以指引。

这件事让我发觉,作为领导者,我在政治上的天真。每次开会,这些老同志都在狠狠批评通俗的、消费性的文艺文娱活动,令我十分尴尬。作为文化部部长,我不能与他们一起否定当前蓬勃发展的文艺生活。因而每次会议的最后总是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我在任期间,深圳曾经计划举办准选美活动。那时并不敢用“选美”一词,只称作评选“礼仪小姐”或是“时装模特”。但就这样还引起了媒体的质疑之声,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高层女领导做出批示,说选美是旧社会拿妇女当玩物的一种活动,表现的是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绝对不可以在我们神圣国土上举行。我当然要贯彻执行。深圳的“选美”最终没有举办成。但是谁也没想到,1999年,海南三亚举办了“三亚旅游形象大赛”,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选美”比赛的城市,不仅如此,从2001年开始,三亚连续三年举办“世界小姐”选美比赛。

中国有句俗语叫“不当官不知道自己官小”。我真的是当了官才发现有很多想做的事不能做,但令我相当自豪地是,我也尽我所能做了很多。

在文化部任职期间,我秉持一贯的准则,提出维护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局,维护文化工作的已经明确的方针政策。我一直强调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因为个别事件而动辄调整政策,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保持事业的稳定性。这一观点令文坛借意识形态互相倾轧之风有所收敛。

营业性舞厅的开放是我另一项颇为自豪的功绩。1988年以前,中国一直严禁举办营业性舞会舞厅,如果有人敢闯禁令,会遭到惩罚。禁止的原因是有关部门怕流氓滋事,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导致破坏社会道德、社会风气。一次我与一位高级首长见面,他在聊天时说,舞厅的开设、夜晚娱乐场所的开设是人民的需要。于是我决定开放营业性舞厅。

针对流氓滋事的问题,在制定政策时特别给予了重点考虑:营业性舞厅要欢迎执法部门派员前往监督视察,甚至可以请穿制服的人员来维持治安。政策一经推出,果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从此中国舞厅开始合法经营。

 
 1988年,开放营业性舞厅是王蒙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

在我的推动下,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举办,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

这些其实都是文化市场的一部分,现在称为文化产业。在我担任文化部长期间,文化已经开始由计划走向市场,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如文物仿制品的问题。当时中国人已经有了艺术审美的需要,但刚刚满足温饱,买不起货真价实的文物,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文物仿制品以满足需求。但是如何管理这些文物的仿制品,有些想买真货的人却买到假货,无处投诉。文艺演出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前,文艺演出团体都是国营的,演出是按计划,不仅演出场次少,内容也不丰富、多元,难以满足大众多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后来开始有了演出经纪人,当时称为“穴头”。一些演员在穴头的组织下,利用业余时间演出称为“走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演出质量的问题、演员是否应该“走穴”的问题、穴头应该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一时间全都摆在眼前,亟待处理和解决。还有书画如何进入市场,如何流通,税收的问题如何解决,从我们面对的问题就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从计划向市场转变时的混乱,制度的建立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了解中国的方式
· 感知中国六十年
· 专题之二:两岸寻亲60年:一个关于重聚的梦
· 专题之三: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 专题之四:一汽:“汽车长子”承载的中国梦
· 专题之五:自行车王国升级
· 专题之六:中国模式日益引起关注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