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一:发现财富的眼睛
2009-09-10 15:00 作者:刘琼

中国第一个个体户:1980年12月11日,温州一个叫章华妹的20来岁小姑娘,从温州鼓楼工商所领到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证书编号为10101,她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1983年前后,温州的个体工商企业已占到全国总数的1/10。到了2002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该年浙江个私经济实现社会总产值、销售总额、出口创汇额、商品注册量四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首批对外开放:1984年春,温州与青岛、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流动的手艺工人:1986年2月28日至3月6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瞭望》杂志上著文称“目前温州在外流动的手艺工人已达22万,其中经商的约10万。这是构成‘温州模式’的骨干。”费孝通用“小商品,大市场”概括10万农村供销员组成的民间流通网。

火烧劣质皮鞋:1987年8月8日,5000多双温州产劣质皮鞋在杭州武林门付之一炬。这把火及时烧醒了温州人质量意识。从此,温州开始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12年之后,部分温商在杭州点燃了第二把火,烧毁了2000多双假冒温州名牌的伪劣皮鞋。

全国首家民间商会:1995年8月,云南昆明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外地温州商会,全国首家民间商会组织——昆明温州总商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将其誉为“真正的民间商会”。此后的20多年间,全国各地的温州人都纷纷组建温州商会。

第一条合资铁路:1998年6月11日,从金华南站到温州站的“金温铁路”全线贯通,这条始建于1992年12月18日的客运铁路,由香港的温州籍学者南怀瑾先生提议并筹资4568万美元建设。铁路建成后南怀瑾提出“还路于民”,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由此成为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铁路,浙西南无铁路的历史从此结束。

世界温州人大会:2003年,以“亲情、乡情、联谊、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温州人大会在温举行,这组数据因为世界性盛会载入史册,也成为温州人群体形象成为“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实证写照。大会共邀请到在全世界60个国家、地区的温籍华人、温州华侨、国外名人和国内118个城市的温州人及领导、嘉宾共达1488名,“温州人”资源由此整合成为“温州经济”的一大增长点。

温州大厦:据温州市经济合作办公室不完全统计,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地市级以上城市投资创办的规模以上商场(商城)、商业街有500余家,2007年贸易总销售额达到3000余亿元,相当于温州本地贸易业销售额的3倍,相当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2007年成交额的8倍多。近年来,各地的温州商会开始热衷于创建温州商会大厦。目前,在新疆、重庆、江苏、浙江等地都出现了地域性商会大厦。温州市经合办负责人称,预计几年内,在全国各大城市至少会有40座象征“温商力量”的商会大厦崛起。



   上一页   1   2   3  

相关信息
· 活跃的温州
· 温州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 专题之二:服装业谋求升级
· 专题之三:小额贷款公司寻找出路
· 专题之四:成长之痛
· 专题之五:活跃的“温州家长”
· 专题之六:在外闯荡的叶茂西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