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六:在外闯荡的叶茂西
2009-09-10 16:28 作者:朱虹

“凡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付出一点。敢作敢为,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这就是温州人。”西京集团董事长叶茂西说。有句话这么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温州人。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四处闯荡,在任何行业中都能找到市场的空白点和利润的增长点,快速切入进去,挖出财富。

 
         西京集团董事长叶茂西

白手起家

上世纪80年代末,叶茂西参军复员回乡后,分配到温州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9块。那时候,温州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许多温州人从一粒纽扣、一条拉链、一只打火机做起,走向富裕之路。叶茂西一边感到手头拮据,一边羡慕周边已经先富起来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茂西在一个从欧洲回国的远房亲戚家里,第一次听说了丝网印刷。从此,叶茂西开始了他的“丝网印刷事业”的征程。1988年,叶茂西只身来到北京,他凭借一间简陋的厂房和几台陈旧的手工印刷设备,开始给公交广告印制一些单色不干胶车内广告。

吃苦,对于当过兵的叶茂西来说不在话下。为了落实一个项目,他白天谈业务,晚上赶路,三天三夜不睡觉。1994年,叶茂西成立了北京西京广告有限公司,从原来单一设计制作向包括广告代理、媒体发布、项目策划等多个领域发展。

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掌握丝网印刷工艺的操作技巧,并最早在国内用三元色印制丝网印刷海报。丝网印刷虽起源于2500前的中国,但现代四色或多色丝网印刷,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研发出来的尖端技术。叶茂西果断作出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工艺,扩大生产规模的决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高技术。要做就做最好的,别人比不了的!”他利用去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地参观考察和参加展览会的机会,积极向当地专家请教,与当地同行建立了多种技术合作关系。同时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和技术经验,自主研发出多项专利产品,其中紫外变幻灯箱产品属于国际上领先的产品。2001年,国际丝网印刷制像协会会长约翰·柯劳福德来到中国,亲手把“国际丝网印刷及制像协会会员证”颁发给叶茂西。叶茂西的北京西京广告有限公司还荣获了世界丝网印刷协会颁发的银制大奖。

凭借良好的印刷技术,上门来找他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国外一些广告公司有些高质量的画面,以前都是在香港、台湾、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制作,现在交由西京印制;因为价格低廉,香港的一些企业也跑到西京印刷海报。



1   2   3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活跃的温州
· 温州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 专题之一:发现财富的眼睛
· 专题之二:服装业谋求升级
· 专题之三:小额贷款公司寻找出路
· 专题之四:成长之痛
· 专题之五:活跃的“温州家长”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