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二:服装业谋求升级
2009-09-10 15:23 作者:谭星宇

虽然温州服装业对出口的依赖性不是很强,比起严重依赖出口的珠三角等地,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但对温州服装业的冲击仍然不小”。温州市服装商会郑晨爱会长说,在西装厂家集中的瓯海区,去年年底曾发生过一天之内倒闭三家服装企业的情况。然而,3月份的数据显示,温州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787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26%,比上个月增长114%。

服装业名列电器、服装、制革、包装印刷和家具等温州五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温州现有服装企业2500多家,其中较大规模企业290家。2008年,温州服装行业年产值达400多亿元,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2.29亿美元。

85%的服装企业处在产业链最低端

在经济危机中,开工不足和倒闭的企业,“大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自己没有什么研发能力,一旦没有外单就只能关门了。”郑晨爱会长说。

郑晨爱会长指出,其实,从2003年开始温州服装业就发展乏力。温州服装业目前遭遇的困难,与其自身的缺陷有关。从外部环境看,温州服装业的发展环境并不好,土地紧缺,资金紧张,政府扶持政策也不够。在行业内部,温州缺乏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温州现在仍然有大量中小型服装制造企业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因此专业的批发市场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现在,在浙江柯桥和义乌的服装批发市场,很多都是温州人。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温州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弱、产业结构差。郑晨爱会长说:“温州服装企业85%以上还是以加工制作为主业,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温州服装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比较差。”

在危机中实现升级

“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是奢侈消费和高端消费,但是价廉物美的大众消费品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像温州的鞋现在在美国销售很好。服装也是一样的。”温州服装商会外贸分会会长蔡欢天说。温州服装业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高端制造加工能力。许多国际顶级服装品牌,如范思哲、阿玛尼等都在温州的服装公司进行贴牌生产。以温州的制造实力完全可以造出价廉物美的产品,依靠其较高的性价比,在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以往国家对服装业等传统产业重视不够,银行也惜贷,要发展很困难。因为服装业能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在金融危机时期受到国家重视,现在外部环境比平时还要好。年初,国务院公布了发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优化区域布局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加大对服装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据初步统计,从2008年纺织品服装11%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现在的15%,将为2009年温州市服装行业增加3.3亿元退税额。温州服装商会外贸分会会长蔡欢天表示,出口退税率调整将为企业省下数量可观的可用资金,对缓解金融危机给纺织服装业出口带来的压力,振兴纺织行业,促进就业具有积极作用。



1   2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温州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 活跃的温州
· 专题之一:发现财富的眼睛
· 专题之三:小额贷款公司寻找出路
· 专题之四:成长之痛
· 专题之五:活跃的“温州家长”
· 专题之六:在外闯荡的叶茂西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