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三:小额贷款公司寻找出路
2009-09-10 15:47 作者:赵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军指出,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只是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过渡的办法,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并不可取。一旦转为村镇银行,国有大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则成为最大的股东占主导地位,又回到农村信用社的模式,民营的话语权难以保证。他举例说,苍南县的一家村镇银行,发起人是建设银行,建行把其全部的理念灌输到村镇银行中,实际上村镇银行就和大银行的操作方式没有什么区别了。

有消息说,省政府马上出台一个扶持政策,首先对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这个定位我认为是很科学的。我们希望小额贷款公司能再往前走一步,但是走到哪儿,走多远,还得看省政府的支持力度。”张震宇说。

“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和两家银行合作,并且融资不能超过本金的50%,即2亿资金可以融资融1亿,通常只能达到两三亿元的资金的规模,一发贷就没有了。如果我们找到第三家银行合作可能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张震宇说。他提出了“组合贷款”的解决和发展思路。所谓“组合贷款”,就是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比如银行给小额贷款公司5000万的额度,让小额贷款公司替银行包发包收。在温州,通常每笔贷款200万元,而小额贷款公司每笔贷款不能超过50万。按照组合贷款的思路,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出50万,这部分钱按照小额贷款的利率收利息,再从银行的5000万额度里出150万元,这部分贷款按照基准利率收取利息。交易中,银行给小额贷款公司一笔大概为基准利率的15%的手续费,贷款风险则完全由小额贷款公司承担。这就解决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的最关键问题,大大拓展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

张震宇预计,温州的小额贷款公司两年内将增加到20家,达到200亿元的规模,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商业银行的资金规模,这样就可能基本满足温州中小企业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相关信息
· 活跃的温州
· 温州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 专题之一:发现财富的眼睛
· 专题之二:服装业谋求升级
· 专题之四:成长之痛
· 专题之五:活跃的“温州家长”
· 专题之六:在外闯荡的叶茂西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