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五:两岸都是大赢家
2009-07-27 11:30 作者:张桦

 

    因为与台湾旅游界的同仁十分热络,有时台湾同行来福州,李毅强会不拘小节地请大家去福州的海鲜大排档品尝鲜活的海鲜,“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个个创意的火花被激荡出来”。比如金马澎是台湾的离岛,将来是不是用双方的身份证就可以自由进出;台湾的马祖和福建的晋江、厦门和泉州一带原来在两岸对峙时代军队驻扎的岛屿是不是可以联合开发旅游业、博采业;到金马澎采访的大陆的媒体记者,台湾方面是不是可以给予特殊政策,一次获批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既可以常驻也可以多次往返。“或许什么时候,彼此的这些探讨和创意就变成了现实呢,”李毅强笑着说。

    不拒绝标新立异

    事实上,两岸的旅游市场一直在精心培育和寻求突破。福建省在2004年提出海西概念的时候,福建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的优势与台湾阿里山进行旅游联动。

    正是两岸旅游界一次次智慧的碰撞和融合,武夷山人的创意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展露。

    2005年举办“中国武夷山旅游节”,福建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两山对接为旅游联动合作城市,通过旅游这个平台签了协议,开创了两岸旅游合作的典范。第一次旅游节后,两地旅行商开始了频繁接触,“有时会不小心地在街上的什么地方,哎,就碰上了。”武夷山旅游局季和宾局长说。

    2006年,“两山两水两岸情”成为第二届武夷山旅游节的亮点,两岸旅游协会的会长分别捧着阿里山上的冻顶乌龙、日月潭的水、武夷山的大红袍、大金湖的水举行互换仪式。“那天,他们郑重而虔诚得像是捧着一尊佛像一样,捧在胸前。”台湾的冻顶乌龙与武夷山有着深厚的历史典故,据说在1855年,清代咸丰年间,台湾南投县有一个举人林凤池来大陆考试,在武夷山的一个寺庙里朝拜佛祖,天心岩的住持就给了他200多颗树苗,带回台湾,经过不断繁殖就形成了现在的冻顶乌龙,所以它们以武夷岩茶作为老祖宗为自豪。

    到了2007年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武夷山与阿里山再度握手,将武夷山的大红袍和台湾冻顶乌龙的茶叶揉在一起制成圆形的茶饼,寓意两岸要团圆,用两地水泡茶,说明两岸人民水乳交融,同是一条根。

    “经过这几次大的活动之后,两地的旅行商,不用我们政府再牵头了,他们直接对接了。”季局长介绍说。

    对此感受深的还有武夷山远华国际大酒店的董事长聂远华。“台湾客人来的最多的时候,房间住得满满的,导游都不够用,还要请别的旅行团的导游帮忙。回头客很多,每次都带来高梁酒、八八坑道酒作为礼物,总觉得福建是他们的根。”

    西岸、东岸都是大赢家

    2009年,福建推出了“欢乐海峡,爱在福建 ”为主体的海西旅游年,“百万游客海峡行”。李毅强说,目前福建已经将福建泰宁的世界地质公园与临近的江西省的三清山、龙虎山捆绑在一起。因为这些都是海西区域协作的合作伙伴,通过海峡东岸和西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连接,弥补其他省份旅游资源方面的不足,让海峡两岸的游客分享海西旅游。

    台湾旅游业公会理事长姚大光称,福建是赴台游的大赢家,因为直航的班次毕竟有限,所以周边省市的旅游团会中转福建,经“小三通”赴台,“游客来到福建,肯定要顺便看看,购物游玩”,“福建拥有众多高品质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他希望能与福建有更密切的合作。

 


   上一页   1   2  

相关信息
· 专题之六:妈祖:一张独特的海西名片
· 专题之四:台农西进“大陆阿里山”
· 专题之三:台湾“阿龙”登陆海西
· 专题之二:两岸携手创造新“视界”
· 专题之一:解读“海西”
· 海西:打造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