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六:妈祖:一张独特的海西名片
2009-07-27 11:40 作者:张桦

妈祖在两岸关系中的历次突破,令人感叹她的神奇和文化的力量。多年以来,台湾妈祖宫庙多次向台民意机构、执政团队表达民意,吁请首先开放台湾妈祖信众直航湄洲进香。应该说,两岸三通能最终实现,妈祖功不可没。两岸民间交流在其中也彰显了巨大的能量,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福建莆田的湄洲岛上,建于宋朝的天后宫寝殿的妈祖祖庙,是全球妈祖信众心中的圣地。

 
                 妈祖神像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副董事长唐炳椿从小就听父母讲,在北宋建隆年间,福建莆田县湄洲湾有个聪慧善良的女子林默娘,她自幼勤奋好学,非常孝顺和仁爱,能预知海洋气象,因扶危济困,救助海难,羽化升天。至今岛上的妇女在祭祀妈祖的节日里,还保留着梳妈祖发型和着妈祖衣装的习俗。妈祖被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妈祖的慈悲和仁爱。“前不久有一个孩子患了严重的肾病,需要换肾,当地人就捐献20万元,救了这个孩子。”唐炳椿说。

文革期间,妈祖庙群遭到破坏,岛上一位叫林聪治的妇女偷偷地把最原始的宋朝的妈祖金身,藏在农村老宅两堵墙的缝隙里,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妈祖金身像才被请出。林聪治的儿子林金榜现任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据他介绍,请出的妈祖金身的各个关节跟20多年前一样灵活自如,一点也没有变。

在恢复妈祖祖庙的过程中,远在海峡另一边的台湾信众就从不间断。林金榜说山上的建筑除了正殿外,多数是由台湾同胞捐建的。在不断进香和捐建亭台楼阁的过程中,同根同源的台湾同胞们在心理上找到了慰藉。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据统计,全球现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信仰妈祖的善男信女达2.5亿人左右。而在台湾,有超过80%的民众信仰妈祖。

对于台湾妈祖信众来说,能来一次妈祖祖庙,是他们一生中的美好心愿。随着两岸“三通”,这个心愿的实现越来越容易。两岸民间妈祖文化交流在促成直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财团法人大甲镇澜宫副董事长郑铭坤,是一个军队退伍老兵,1998年开始到大甲镇澜宫服务。

大甲镇澜宫是台湾最具有代表性的妈祖庙。郑明坤说,他的祖先早期从厦门的大嶝岛到台湾时,一定要经过澎湖一带风浪最险的黑水锅,为了保佑家人平安通过,请了一尊妈祖保佑他们顺利抵到台湾。他的信仰就是前人传承下来的。

“刚一到这里,长辈们就告诉我,妈祖在两岸关系上突破了很多事情。”郑铭坤说,早在1986年底,两岸还没有正式往来的时候,大甲镇澜宫监事就绕道日本到福建莆田湄洲,成为台湾第一个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的宫庙。

1987年10月,在妈祖千年祭日,大甲镇澜宫董事会绕道第三地到湄洲参加妈祖千年祭,并请回若干湄洲妈祖像供奉。这一举动,引爆了长期郁结在台湾老兵心底千肠百转的乡愁,潮水般“想家”、“回家”的呼声,使得台湾当局终于在1987年的11月份开放台湾老兵返乡探亲。

“感谢妈祖的慈悲之心,让两岸人终于团聚。她不愧是和平女神。”郑明坤说。



1   2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专题之五:两岸都是大赢家
· 专题之四:台农西进“大陆阿里山”
· 专题之三:台湾“阿龙”登陆海西
· 专题之二:两岸携手创造新“视界”
· 专题之一:解读“海西”
· 海西:打造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