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专题之四:成长之痛
2009-09-10 16:03 作者:刘琼

温州人的愿景

温州市环保局的网站上,标题栏只有“绿色温州”四个字。这或许说明温州人的愿景和治理环境的决心。

 
                              温州闹市河边的鹭鸟

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振宁认为,温州的产业集群还较多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低成本扩张特征比较明显。因此,众多的产业集群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在洪振宁看来,影响产业集群污染治理的主要障碍集中于污染治理成本和环境监管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治污成本大。中国目前实行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政策,这对大企业是适应的,但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一政策的实施遇到了困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力不足,筹集污染治理设施所需建设资金困难大、代价大,有时环保罚款的钱远远不如停业整顿的损失和环保设备的购置维护所需的资金多。一些中小企业如果完全按标准达标排放,就没有利润可言。这就使得一些企业的污染治理流于形式,有人检查就应付一下,或者交一些罚款,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污染治理成效。

另一方面,中国环境管理方面的法规不健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普遍过松。使得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在实际上助长了企业的污染行为。

走环保之路

温州市环保局局长叶钢炼表示,“在污染整治过程中,虽然一些产业、企业侥幸保留了下来,但从趋势上看还是很难逃脱被淘汰的命运,除非在档次上有大的提升。”

为此,环保部门出台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走环保生产的道路。比如,出口企业的环境行为一旦有违法记录,将被处以停止出口权1到3年的处罚。商务部门只有在收到环保部门的被处罚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的通报后,方可恢复企业出口权力。

在信贷上,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将会得到贷款扶持和优惠性低利率,而对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同时,企业的环境行为记录被纳入银行征信系统,对被环保部门处罚过的企业实行慎重贷款,对存在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和可能面临环保淘汰的企业则实行停止贷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信息
· 活跃的温州
· 温州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 专题之三:小额贷款公司寻找出路
· 专题之五:活跃的“温州家长”
· 专题之六:在外闯荡的叶茂西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