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大甲镇澜宫率先组团航行到湄洲祖庙进香后,台湾岛内兴起“妈祖寻根热”,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信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2000年,大甲镇澜宫又率先突破“小三通”。“那年,我们本来打算争取组织‘宗教直航’,由于时局因素,无法实现。但当时进香的时间已定,不好更改,只好通过香港为第三地转道。”
郑明坤告诉记者,他们为妈祖买了头等舱,妈祖的神像请在头等舱的座位上,机票上打着“林默娘”的名字,这是大甲镇澜宫的妈祖离开大陆后头一次回娘家。那次两岸共祭妈祖盛况空前。“就在我们刚一上车正要离开湄洲岛的时候,下了一场好大的雨。好像是妈祖要离开父母流下的眼泪。之后不久,台湾正式开放了金门小三通。”
2006年,郑明坤所在的台湾妈祖联谊会,组织5艘满载数千妈祖信众的客轮,从台中港和布袋港抵达金门,由安检人员登船查验后直接开往厦门东渡码头,实现了一定意义的直航。两岸直航正是首先经由宗教直航个案的实现,得以破冰解冻。
祭祀妈祖祈福大典在湄洲妈祖祖庙广场举行
2009年5月15日,海峡论坛首场活动在妈祖故乡湄洲岛拉开序幕。郑明坤带着400人在台中港乘着海洋拉拉号,见证了台中到湄洲岛的直航。
现在,每年以两岸名义在福建举办的活动超过100项。闽台间积极拓展文化交流领域,积极开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对台交流。如在教育领域,已成立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有15对闽台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交流,福建累计招收台生3700多名。
从民间交流拓展到各层面交流,妈祖信俗发挥了很多作用。
眼下唐炳椿正在忙于妈祖信众申遗之事。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的这份资产,今天不做就很可惜了。申遗是让全世界知道我们要让妈祖的文化历史留下来,让代代子孙一直传下去。”
对此郑明坤体会颇深,因为在台湾妈祖绕境活动,不仅给所到之处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几万信众还在八天七夜的绕境行走中从不相识到相识,体会到珍贵的友情,这是妈祖文化的力量。而妈祖绕境的一个月里也为周边创造20亿商机。大甲镇裕珍馨饼店的陈经理每年靠卖奶油酥饼就能收入2亿台币,在金融危机之下有这么好的收益,陈经理说,这多亏了妈祖的保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