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吴海龙: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2014-03-12 14:55:21     作者: 李媛    字号: T|T    来源:

3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大使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称,中欧关系总体上可以用“稳定健康,向前发展”来阐述。今年1月份,吴海龙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工作。 

战略协作关系结硕果

吴海龙介绍说,2013年是中欧建立战略协作关系10周年,10年来,中欧关系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首先,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的贸易额达到5400多亿美元;中国在欧洲国家的投资也在急剧增加,欧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其次,双方人文交流不断发展。在文化、教育、艺术以及互派留学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使双方相互的了解、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此外,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上,中欧之间一直保持沟通、协调的态势。中欧战略对话机制已经开展多年,为针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01311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共同制定《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这一全面战略规划确定了中欧在和平与安全、繁荣、可持续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的共同目标,将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未来数年的进一步发展。此后,中欧双方将以年度领导人会晤为战略引领,以“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三大对话机制为支柱,通过定期会晤和各领域广泛对话,全面落实这一规划。

 

   存在摩擦但前景广阔

吴海龙大使认为,目前中欧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双方政治互信不足,欧盟时常会在涉华敏感问题上做文章,如人权、涉藏、涉疆等领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欧关系的顺利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社会制度不一样造成的。这是长期性问题,只有通过持续的不断交流,增加了解,增进理解,才能慢慢缩小、弥合政治上的不足。

二、中欧双方经贸摩擦不断。虽然中欧交易额很大,但近两年来随着双方产业更新换代、转型升级,很多原来双方优势互补的贸易领域逐渐缩小,甚至变成了一种同质的竞争。这个问题有愈来愈突出的趋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欧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对此,吴海龙认为,只能通过磋商、协商甚至谈判的渠道进行解决,尽可能平衡、照顾各方利益。

     吴海龙说,总体来讲,中欧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欧洲国家有比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资源优势,科技也比较发达。目前,欧洲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是中国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和把握的很好机会。另一方面,从国际合作上讲,很多事情需要各方来协商,共同应对,没有中国的参与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国际性的问题,国际热点问题是没法解决的。我们在这方面有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所以在应对全球问题需要合作。所以,我对中欧关系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

 

   积极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对于正在进行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作为参与者,吴海龙大使说:“谈判刚刚开始,欧方最初有先决条件,要求将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列入投资协定的谈判,而中方认为,应该不预设任何先决条件就投资协定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说:“我们希望双方深入磋商,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在谈判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照顾到双方各自的利益和关切。”

对于谈判结果,吴海龙表示,现在还不好做出预判。“我们希望双方能尽早对投资协定达成一致意见。这样对推动双方的投资及贸易便利化大有好处。我们中方对欧方自贸协定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但是欧方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他们的考虑。”他说。

 

   肩负起更加重要的外交使命

在谈及履新感受时,吴海龙坦言,他在外交领域已经干了36年,担任过七任大使,在外常驻20多年。这样的经历在中国外交官里并不多见。

吴海龙说,多年的多边外交生涯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自我提高、对多边外交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他表示,到日内瓦工作之后,他会推动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多边外交领域活动,在解决全球性及重大的热点问题方面发挥中国建设性的作用,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向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主要的使命”。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各方非常重视中国的作用,希望中国在多边领域当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会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扩大中国在多边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吴海龙说。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