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发改委专家回应质疑:中国经济有利因素会越来越多


2014-03-11 09:27:40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总理李克强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近来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其中,部分境外媒体表达了对中国多重政策目标同时实现的担忧。

  国家发改委相关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就“7.5%的GDP增速是否难以和结构调整并存”、“严控债务会否让投资失去支撑作用”等质疑作出回应。

  调结构和稳增长不完全对立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速为7.5%左右,与2013年持平。有外媒指出,在改革需要承受一定阵痛的情况下,维持7.5%这一较高的GDP增速目标会导致政策受困,压缩改革空间和力度。

    “有些人把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对立起来,但此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各国实践中都找不到依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调结构和稳增长功用不同,并非完全对立。

  他指出,中国很多结构调整背后的逻辑都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变化,需求变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老百姓收入增加本身就是引导结构调整非常大的动力,“在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提高的环境下,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受到抑制”。

  技术创新也是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途径。孙学工表示,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一般呈正相关,当企业对市场持悲观预期,为生存担忧时,就不可能有余力投入研发。

  孙学工强调,对中国而言,既不过高也不绷得太紧的经济增速是对结构调整最有利的。因此,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兼顾需要和可能的7.5%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经济向好的有利因素越来越多

  进入2014年,中国多个核心经济指标遇冷。国家统计局日前披露的2月份CPI、PPI等价格指标更是显露出中国总需求疲弱的态势。

  不过,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利因素会越来越多。

  他分析说,在国外,世界经济比较明显的复苏态势会让中国外贸和企业信心得到较大提振;在国内,过去三十年经验显示,每一次大改革措施出台两年后,一个新的经济上升周期就将开启。随着各部门具体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激发作用未来会逐渐体现,“下半年会比上半年更为明显”。

  有基于此,宋立预测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在2014年第一季度就有可能逼近7.5%,第二季度可能比第一季度更低,但中国经济在第三、第四季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全年实现7.5%的增长是有保障的。

  投资能够发挥稳增长关键作用

  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严厉考核等因素所导致的投资走弱,也是一些媒体担忧中国经济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理由。

  对此孙学工指出,虽然投资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西部铁路、城市管网、水利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这些政策2014年才进入落实阶段,将逐渐显现出作用。

  此外,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近年来对替代劳动力的设备投资也增长较快,这既有利于结构调整,也是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力。

  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也有望保持稳定,宋立指出,除了大面积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四线城市有望成为房地产投资领域的增长点。他指出,中央提出了三个“一亿人”,其中,西部城市化的一个亿主要是农民工家属进入城市生活,其中需要政府做的投资已经在考虑当中。(完)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