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毕小彬:六安市正处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


2014-03-09 12:02:06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刘烨 赵碧清)2014年3月8日16:30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毕小彬做客新华网2014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就六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跟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首先您先简单给网友介绍一下六安市的整体情况。

    [毕小彬]:我把六安的情况借这个机会简单给各位网友做一个介绍,六安地处安徽省西部,我们又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的中心城市。六安国土面积在安徽最大,1.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达到710万,居全省第三,下辖五县三区。六安历史比较悠久,是历史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被誉为上古四圣之一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故六安又称“皋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用至今。所辖寿县历史上曾三为国都,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六安孕育了“三大鼻祖”,包括司法鼻祖皋陶、豆腐鼻祖汉代淮南王刘安、兽医学鼻祖明代喻氏兄弟。六安是红色名城。这是讲它的革命史,最早在1923年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个直属中共中央的小甸集特别支部,这是安徽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著名的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主战场。革命战争时期,六安有30万儿女为共和国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这片土地上也诞生了像许继慎这样红军的高级将领和指挥家,也走出了108位开国将军,所以六安也号称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毕小彬]:六安还是资源富城,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六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位居全省前列,粮食产量占全省1/7,大概占全国1/100,还有一批特色农产品,像六安瓜片、皖西白鹅羽绒、霍山石斛等名优特产品享誉世界。六安矿山资源非常有特色,我们目前探明铁矿资源在华东排第一,在全国排第五,有30亿吨的储量,钼矿资源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有260万吨的储量。六安还有一个地方的特色玉,叫六安玉,储量有2万吨,潜在价值非常高,现在升值升的很快。

    六安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0多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六安还是一个希望新城,六安建设比较晚,2000年撤地建市,原先是一个农业地区,所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应该讲这十多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中心城区面积由原来不到2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人,通过14年的发展我们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7万平方公里,人口也超过65万。六安区位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地处安徽省会合肥和湖北省会武汉之间,在两大省会城市之间的这么一个核心地位,所以我们属于合肥一小时经济圈,武汉和南京两小时经济圈,上海的四小时经济圈。交通非常便捷,现在从六安境内穿过的国道有3条,铁路有4条,高速公路有6条,铁路的通车里程达到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近500公里,所以西到武汉,东到整个长三角,北到北京都有高铁或者是动车相连。合肥新建的机场已经启用,这个机场就是在合肥和六安交界处修的机场,从机场到我的办公室也就是40分钟左右的车程,所以交通非常便捷,六安也是国家陆路交通枢纽城市。

    建市以来14年的时间,六安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很好的成就,2013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1000亿元,达到了1010亿,财政收入达到127.7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5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34亿,进出口总额达到8亿美元,所以经济也上了一个台阶。城乡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当前,六安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跨越崛起、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