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上海自贸区将成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桥头堡


2014-03-09 09:52:21     作者: 人民中国 文:沈晓宁    字号: T|T    来源: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上海自贸区在改革中的试验作用,体现出上海自贸区对于中国正在开展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地位。

自从去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迄今已经半年了。目前,它发展的如何,在改革开放方面的试验与探索是否初见成效,是否已经形成一些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的新的机制体制?带着这些问题,《人民中国》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副主任、经济学家张兆安先生。

张兆安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总的发展趋势良好,效果也达到了预期。上海自贸区是中央交给上海的一个重要任务,目的是要实现改革。有很多人关心自贸区改革到底要改什么?其实,自贸区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审批制度改革。

十八大以来,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首先,审批事项要减少。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取消审批事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公布了过去一年来,政府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而且计划今年还要再取消、下放200项以上。其次,审批权限下放。上海自贸区在这方面的改革是一步到位,干脆终结审批制度。这是颠覆性的改革。

3月5日下午,习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进一步明确上海自贸区建设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就要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建立起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模式。然后,在这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全国其他地方在深化改革中发挥示范和借鉴作用。

目前,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已经在上海自贸区体现出来了。在今年9月上海自贸区建立一周年的时候,要推出一批这样的制度。例如,上海自贸区改革了工商登记制度,把过去企业注册资本实缴制改成认缴制。这样一来,理论上一元钱就可以注册公司,这在全国也是首次实行。

另外,上海自贸区在国际投资便利化方面,也在设计一些新的制度。现在实行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制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负面清单”,中国以前从没做过。其实,审批制度取消以后,相对应的就是“负面清单”。以前,企业所有经营项目都要向政府报批。现在正好反过来,政府把不能做的项目列出清单,只要清单上没有的,企业都可以经营,而且不用政府审批。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审批制度没了,但监管制度还是有的。以前,成立企业的门槛可能会很高,要办理很多手续,通过很多审批,过程很繁琐,入门很难。但政府对企业在经营中的监管却很薄弱,造成出现了例如商品假冒伪劣等问题。现在,上海自贸区的做法与之相反,创办企业是很便捷的,但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这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要求。把创办企业交给市场去决定,市场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能很快办起来。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渐进式的,在扩大开放方面,去年曾制定出一份2013年版的负面清单,现在,我们准备推出2014年版的负面清单。我相信,2014年版肯定会比2013年版的限制更少,对外资企业的开放力度更大,开放领域更多。”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