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张杰庭:标本兼治为中小学生减负


2014-03-08 13:42:31     作者: 本刊记者 孙 超    字号: T|T    来源:

3月7日,全国政协联组讨论会后,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他长期关注教育问题,今年两会他又提出了标本兼治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

2013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小学生减负的“十项新规”,全国各地也陆续推出中小学生减负的新举措。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2月推出的中小学生“减负八条”,对中小学课程设置、学生到校学习时间、学生作业量、考试方式及次数等都做了具体而刚性的规范。执行一年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状况有所缓解,具体表现为:学生到校学习时间得到了有效控制;课程计划得到比较严格的执行;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量也明显减少。

然而,在各种“减负新规”出台后,随之而来的“变种”层出不穷,中小学生的负担“明减暗增”的现象屡有发生,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家庭作业”减少了,“课后作业”增加了,挤占学生在校两小时的午休时间的做法十分普遍;各种形式的考试十分频繁,大多数学校都有期中考试,变相考试的做法更是比比皆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的同时,学生校外辅导“火爆”了,甚至周日、假期的时间也都耗费在各类培训辅导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此消彼长、有增无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顽疾”久治难愈。

为此,张杰庭委员建议:

第一,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现代化。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知识容器。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审视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价值观、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教学习惯和评价体系。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需要需求,为孩子未来负责,为孩子一生负责。

第二,明确育人目标,改变评价制度,改革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引导教育价值观转变,为学校减负。现在社会日益多元,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的考试评价制度要引导孩子、家长、老师们认识到,人人皆可成才,我们需要的人才很多元,从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要彻底摒弃“分数GDP”,规划自身的管理行为,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从侧重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实行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并重的方式;减少无谓的评比、评估、检查,减少对学校、教学的干扰;给学校自主管理留下适度空间,发挥校长办学的主动性,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和谐发展上来;培养学生不仅仅唯书、唯知识至上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关爱社会。

第三,呼吁教育教学研究走向精细、科学,调整教学大纲,降低学习难度,为教师减负。教育科学不能总停留在经验主义的层面,要深入研究、思考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所需要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实践意识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哪些知识、哪些素养是根本是关键;经历怎样的过程方能获得;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怎样培育,并将其转化为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活动。以此重新审视我们的课程制定、教材编写、活动制定。

因此,对现行的课程方案进行大幅调整,既要重视学术课程的设置,培养有学问的人才,又要重视非学术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志力和各种技能。在各种课程中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内容架构,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也把老师从阅改“文山题海”中解放出来,让老师专注于学生,专注于教学,把时间精力真正用在学生身上。

第四,规范校外辅导培训业,为家长减负。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机构大多租用着高档的写字楼或高档的大型商场,家长不得不为日益高涨的补习费买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严格控制、管理各类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机构和辅导机构,对课外辅导班举办的时间、内容、场所、师资、收费等进行严格审查把关,纳入统一管理。建议政府根据不同地区,定出指导价,加强税收监督检查。把属于学生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五,创造条件,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当教师,进一步抓教师教育,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育教学艺术怎样,很关键的因素在教师。现实中,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很高,但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因此要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生存条件,引导社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六,加强督查,把“减负新政”真正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生学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问责制度,畅通举报渠道;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减负作为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项督导和巡视。对检查出来的那些阳奉阴违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实行问责,严肃处理。从而把学校、教师、家长的负担减下来,把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减下来。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