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重提“三不”的深意:政协欲吹“鹅湖风”


2014-03-04 14:11:44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中国新闻网

4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三不”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所谓“三不”就是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3日开幕会上报告时所言的:要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

1961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遗憾的是,七千人大会开创的良好局面只维持了不长的一段时间。文革期间,“三不”方针演变成了“三子主义”——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点击进入下一页

不过,“三不”方针作为一种民主议政的规则,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邓小平在1978年再次重申这一方针。

今次俞正声再提“三不”,可谓用心良苦。一个重要的大背景是,今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推出的深化改革各项措施的开局之年,被称为中国改革的新元年,大变革时代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思想碰撞和大胆思路。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政协作为中国的“思想库”,委员们的献计献策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三不”的目的在于解除委员们的“心障”,杜绝议事不正之风,鼓励更多谔谔之士,为改革贡献有质量的提案,发出有重量的好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俞正声在报告中还进一步提出了“新三不”,即“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这意味着更为理性和建设性的讨论,将成为政协特别推崇的议政氛围。

这让人想起了八百多年前,同为理学世擘的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书院上演了著名的“鹅湖之辩”,朱陆两人的辩风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就事论事、“求同存异”,朱熹在参加完辩论会后曾赋诗一首《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意思指朱、陆二人在理学上各有“地势”,并且呈“西东”鼎立。流有万千,其源为一,基础都是儒学,所以“合处同”也就是说他们相同的主张。

作为议事机构,政协委员们需更加深入地展开调研,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另一方面,在议政时,努力营造理性论政的氛围与和谐宽松的民主环境,让鹅湖之风劲吹。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