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寻求就业突破口


2014-04-03 10:32:26     作者: 本刊记者 孙 超    字号: T|T    来源:

就业乃民生之本,鼓励各类人才创业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600万—700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说。

在中国,就业问题该如何解决?“两会”上,关于就业的话题受到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014年,中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突破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个称号人们一定不陌生,因为近几年的毕业季,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分析道,目前,中国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发展形式落后,提供的高端就业岗位不足,是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破解这个结构性的难题,尚需时间。

娄源功认为,一直以来,高校热衷于“求高、求大、求综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有同感,他认为,国家还没有达到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本身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素质的培养,一个是技能的培养,高校需要检讨“培养学生,要把能力放在首位”。他强调,不能忽视整个公民素质的培养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全国指出,高校应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他举例说,河南农业大学这几年开设的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本科专业,包括农村社区管理、农村能源工程等,着重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规划设计、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短短几年,招生规模就达1700余人。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就业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多个环节齐抓共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现在关键是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通过人才流动来解决结构性的矛盾。此外,对于大学生创业,地方政府更要给予持续的政策支持,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顾海良还提醒,学校也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正确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和方向。他认为,高校也要加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划的科学性,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充分重视与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从法制层面消除歧视

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让很多招聘岗位更倾向于选择男性职工,女性的就业选择范围无形中被缩窄,对于女性就业的“隐性歧视”仍在很大范围内存在。据了解,中国在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提出反对就业歧视,由于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承担何种行政和民事责任,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执行机关,目前的法律对就业歧视起不到实质的规范作用。

 
一位刚接受完职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机械加工厂紧张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孟晓驷分析,就业招聘中的性别不平等原因复杂,既离不开总体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也与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管密切相关。用人单位客观上出于用人成本考虑,往往在招聘中呈现出男性偏好,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到整个社会机体的健康运行。

孟晓驷就发挥政府职能、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平等提出建议:切实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切实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尽快制定就业促进法实施细则,依法保障女性平等享有经济发展机会和资源;不断健全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引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为充分释放女性才智和潜能创造条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修订完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明确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最低赔偿标准,更好地维护遭受就业性别歧视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倡导公平就业理念,加强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武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非常赞同孟晓驷的观点,她认为,应从法制的层面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据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城镇在业女性曾“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不被提拔”的比例是同类男性的4.3倍。

袁伟霞建议,在法规制度保障的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扶助,让用人单位真正感觉到“男女都一样”。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4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