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陈孟昕艺术的意象与情境


2014-06-04 13:15:03     作者: 范迪安    字号: T|T    来源:

陈孟昕先生主要作品的背后,浸透着他长久以来对艺术孜孜以求、勤奋探索的巨大劳动。从年少时期踏入艺术之门到人至中年的今天,他的理想是能够借助艺术的表达抒发诗人般的情怀。多年来他担任着高等美术学府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任务,后者尤其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能够把教学、管理和创作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特别是能够在面对繁杂事务的同时坚持沉潜丹青,画出一批批好作品,在不同的阶段都形成一次次学术的进展,这种精神和成果都实属不易,甚至让人惊讶与钦佩。熟悉他的同仁都知道,他为人朴实而热情。朴实体现在他做什么事都务求认真上,造就了他在艺术研究上追求不断深入的这种品格。热情更是他的个性,他的许多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劳动的结果,不如说是艺术热情的产物。我们所处的改革时代培育和造就了一代艺术家的工作能力和艺术能力,陈孟昕就是兼有这两种能力的艺术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作为在改革开放时代发展起自己艺术风格的陈孟昕,他的作品集在这时出版,对于认识他在中国画领域的创造和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展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暖月亮 2011年

我之所以强调改革开放与陈孟昕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因为在这代人的艺术成长和艺术面貌确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个时代中国艺术所面临的一些基本课题。凡是能认识并解决好这些基本课题的画家,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形式风格就能反映出时代的文化特征,个人的艺术探索也能够在中国艺术的时代发展坐标中留下有价值的印记。我所指的基本课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继承传统与当代创新的关系;二是多样化的艺术格局与自我艺术取向的关系;三是艺术的表达中文化关怀与审美方式的关系。这些基本课题在不同的艺术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陈孟昕便是在这些基本课题面前交出了自我答案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红山楂 2007年

陈孟昕是接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画家,而且先后在南北两地著名的高等美术学院学习与研修,通过转艺多师,形成了通常称为“学院派”的造型能力。他长期勤奋的笔耕,练就了极为熟练的笔下功夫,例如他的速写就取材广阔,造型精到。他的造型能力又不仅局限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具有整体的综合造型能力,也就是驾驭和控制大型画面多种因素的能力。在他的“造型”中,包括了画面结构、形象塑造和色彩处理等多方面同时把握并有机处理的特点,这为他从事工笔画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工笔画作品在中国工笔画坛就体现了新一代画家锐意探索的新颖面貌。中国工笔画拥有自己深厚的传统,陈孟昕首先尊重这个传统,他不断地从近代的工笔画向历史的纵深追溯,走进工笔画传统的历史空间之中,在那里作沉潜的研究,尤其用心于工笔画的经典格式与造型特点。但是他深知,作为当代画家,重要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现代乃至当代的发展。这里的“现代”,就是要打开工笔画传统接通现代造型观念的通道,使古与今联系起来。因此,他的研究又不仅仅停留在中国工笔画的传统体系里,而是凭借着学院教育给予的综合知识,对包括西方现代以来绘画艺术的表现与表达方式作有选择的吸收。在我看来,他的理想是要在保留传统工笔画含蓄典雅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宽阔丰富和具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工笔画格式,这种目标是整个中国工笔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他还追求工笔画的当代品质,这里的“当代”也就是体现自己对于时代文化主题的关注,使工笔画不仅仅停留在形式的现代感上,而且具有当代的内涵,体现工笔画这种传统艺术样式的当代性。基于自己很强的造型能力,他创作的主要目标是主题性大型作品。他是当代中年画家中一开始就以“大画”为学术目标的一位重要代表。为了实现这样一种理想,许多年来他坚持深入生活,感怀生活中丰富的现实,由此从现实的感受中提取反映生活本质与特征的主题,形成他“大画”作品丰富的内容。同样,在“大画”的创作中,他的综合造型能力使他总是超越陈规,敢于作技法与语言的大胆创新,形成了他的作品气势纵横、语意丰富的大工笔画格局。这是他对工笔画发展所做出的难能可贵的贡献。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6

20年弹指一挥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更多>> 深度报道

中国经济新未来

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如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GDP绝对值与往昔也不可同日而语。

林毅夫:实现 ...

中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发达国家、中等发展国家,资源密集型国家、劳动力丰富的低收入国家都带来益处。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