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生是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他以其豪迈开张,老辣沉着的画风为当代画坛所瞩目。他的艺术创作包括花鸟系列、欧洲采风系列、晋商宅院系列等等。尤其是其苦心经营,浓烈奔放的梅花图,为他赢得了无数的喝彩。赵梅生自幼喜爱绘画,而细追究他的绘画之路,却发现他并不是一开始便步入国画艺术这条大道的。在他前半生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是一位兢兢业业,坚守教席且多受嘉奖的人民教师。这是神圣的职业,也是赵梅生艺术生涯中最可宝贵的财富经历。在真正进入国画艺术的园地之前,赵梅生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漫画家。在探索中国画的征程中,赵梅生还自学了西画的技法以及东西方的艺术思想与美学。古人有云:海纳百川,不择细流,正是这来自各方面的滋养,才最终养育出赵梅生纵横捭阖,迥异时流的大写意花鸟画。



中国自古即有爱梅的传统,历代歌咏书画佳作不胜枚举。据传梅花在中国初植于殷商,兴于汉唐,成于宋,至明清而盛。古人之所以如此热爱梅花,原因是梅花自初生至结实具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还有梅花五瓣,乃是五福吉象之说。“五福”者,“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赵梅生爱画梅花,也精于画梅花。细细品味赵梅生笔下的梅花,人们不难发现,他所传神写照的早已不是人们生活中所习见的梅花模样。可以说,赵梅生的梅花图,已经融入了他自身的情感与寄托,是他人生追求与艺术追求的浓缩与升华的结晶。
赵梅生描绘出的梅花形象,不是陆放翁笔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落寞、冷清与孤寂,而是主席笔下“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英雄豪迈。难怪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这样评价赵梅生的梅花:梅生先生前身当是梅,故其落笔得梅之神。昔放翁善吟,一树一梅花,韵味天成,今梅生赵氏画梅,千姿万端以气势取胜。气者,骨也,墨气是也。眉公继儒先生题曰:“骨气是其人,墨气是其艺,”一言以蔽之—画如其人,人品即画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