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梦魇:城市心象——李孝萱的水墨表现艺术


2014-01-08 15:15:02     作者: 郎绍君    字号: T|T    来源:

李孝萱简介

1959年4月17日生于天津市汉沽区;

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到天津塘沽区图书馆工作;

1985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写意人物画工作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1985年以来,水墨画趋向多元。古典式的抒情主义和正统的写实主义不再寂寞,有唯美、表现、抽象诸种新水墨为伍了。其中,倾向于表现主义的水墨最有成绩,涌现了几位杰出的新人,李孝萱即其中之一。

李孝萱在学校当学生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接受的是传统与正统的水墨训练,有扎实的基本功。他转向表现主义,虽与“85新潮”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风有关,却不是出自摹仿。他天生具有多愁善感的气质;16岁经历了惨烈的唐山大地震,死里逃生;1982年前后,他的祖父、母亲、叔叔等七个亲人在不长的时间里相继病逝⋯⋯就在他一次次掩埋亲人的同时,因为毕业创作大地震用了裸体形象,受到种种的压制。在异常悲痛、孤独与绝望的日子里,他喝酒、抽烟、发呆,在墓地荒野间游荡。他开始生活在幻觉的世界里,一个受煎熬的灵魂,和风声、月光、望不到边的坟丘对话。这“对话”充满幽幻、战栗与神秘。1985年,当他带着这些幻想重新回到天津美院,正直“新潮美术”兴起,在自由、新鲜的空气里,他的画笔犹如放开的闸门,把心底的积郁释放出来,把梦魇变成图像。在蜂拥引入的西方艺术中,他独钟表现主义,埃德瓦·蒙克式的呐喊与尖叫,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

焦虑与恝然

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一种城市心象。画家对生与死、人界与冥界、善与恶的直感幻化为城市景观——楼房、街道、栖息于四角天空下的众生相⋯⋯包括比例正常的人物,也偏离了正常的感觉和准则。“木然的脸相,大小不一的手臂,残缺的身形⋯⋯人有动物的模样,动物有人样的表情,猫似山羊,女人活象男壮汉”。(参见拙文《在冷漠背后》,《中国美术报》,1989年41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见的充任某种社会角色的面具消失了,肤面的嬉笑怒骂和一本正经被撕破了,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燃烧的灵魂,一种极端的心态,以及被这种心态所染过的世界。内在的狂热、孤愤不安和世间的冷漠、虚伪、丑陋、怪诞、滑稽交织在一起,赋予直面强烈的冲击力和不可名状的隐喻性。英国批评家R·S·弗内斯曾说,欧洲表现主义和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很有关系,但“不是从任何自然主义观点来看城市和机器,而是要看到表象下面的永恒(Sub Specie aeternitatis)”(《表现主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中国和欧洲有许多不同,李孝萱也大异于近一个世纪前的欧洲表现主义艺术家。但在表现扭曲的城市心象,人性分裂,对现代城市的恐惧等方面,还是相似的。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