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习主席访欧开启中欧深化合作新时代


2014-05-04 12:08:10     作者: 赵进军    字号: T|T    来源: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访问欧洲四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与欧盟总部引发世界瞩目。

 
2014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荷兰同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共同出席中荷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此访前后共11天,习主席出席了84场活动,平均每天约8场,签署了120多项合作协议,受到各方最高规格的礼遇和热情友好的接待,访问获得极大成功,有力地提升了中欧在各领域中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此访作为2014年中国外交布局的重点,也反映出中国对欧洲的高度重视。

中欧相互以新的战略目光定位双边关系

中欧双方在发表的共同声明中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新概念,为中欧关系勾勒出更具体、更务实和更明确的合作内涵,其实质是把占全世界面积十分之一、人口四分之一、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连接起来,并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引领作用。

此访表明,中欧之间政治上的相互信任更深了、经济上的合作领域更广了、思想上的伙伴意识更强了,这是此访具有深刻战略意义的成果。为了表达中国对欧盟的高度重视,访问期间中方特别发表了第二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很不寻常的。中欧关系得到深化,还有如下表现:

访法期间正值中法纪念建交五十周年,习主席亲切地把法国称为“特殊的朋友”,并提出“双方要始终视对方为优先战略伙伴”,这句话突出了中法关系的亲密性、战略性和示范性。双方还一致同意共同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这一提法深具新意。

 
2014年3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举行会谈

在德国,双方首次确定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使中德关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默克尔总理表示,“德国愿做欧中关系的发动机”,显示出德国在推进中欧关系中的积极性和特殊地位。

在阿姆斯特丹,中荷一致决定建立“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布鲁塞尔,中比宣布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独特、务实、更加密切的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双边关系的新提法,绝不是形式主义的辞令修饰,而是中国对欧关系中有实质内容的新定位和大小国关系平等的新突破,意义同样重大。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5

为了提高发展质量,保护环境,中国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未来。

更多>> 深度报道

中国经济新未来

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如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GDP绝对值与往昔也不可同日而语。

林毅夫:实现 ...

中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发达国家、中等发展国家,资源密集型国家、劳动力丰富的低收入国家都带来益处。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