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美建交35周年,我的一点思考


2014-02-27 15:42:20     作者: 张 彦    字号: T|T    来源:

另一位新朋友是著名的产科大夫乔丹(Jordan Phillips)。“文革”刚结束时,他和夫人在韩国开完医学会议以后顺道来中国一游。吸引他们的倒不是长城、故宫,而是吃惊地发现中国当时的医药情况如此的落后,现代医学的图书资料奇缺,医疗手段大大落后于当代的世界水平。除了与中国医学界交流经验外,他们回去以后立即向全美医学教育机构呼吁对华捐赠医学图书仪器,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委员会,形成一个长期有序的活动。为了监督这项活动的有效进行,他们夫妇俩十多年来每年都自费来往于中美之间。每次他们到达北京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我:“我们到了!”。为了表彰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卫生部曾授予这位美国大夫“中国卫生奖”金质奖章。同时,他也被人称为“美国的白求恩”。

我和美国朋友之间的这些友谊故事,被美国美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的陈德福先生视为最具有典型性。这位执著的纪录片爱好者,竟不惜花了10年的功夫将其拍成了一部四集纪录片《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和他的美国朋友们》,在各地播放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最近,中央电视台的老故事频道的编导们也认为这个题材非常好,于是用高清手段加以改编后在央视文化频道上播出,更广泛地受到观众的热烈赞赏。

 
60年后迪克重访昆明,与张彦(左)、马识途(右)相聚在大观楼

今天,在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的时刻,展望中美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形势所具有战略意义,更令人惊叹这一转变的深远影响。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改变了世界格局。美中两国已处于世界经济体的第一、第二的位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互倚赖关系日益增强。两国之间难免有时会出现磕磕碰碰,但是似乎总能找到一定的解决途径。直到不久前,两国元首奥巴马和习近平在安纳伯格庄园内举行畅所欲言的非常会晤,终将两国关系达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确立了正确方向。习近平还用三句话对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作了精辟的概括:不冲突,不抵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不仅对于中美两国极为重要,而且对于世界和平也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

在近代史中,中国总是受到列强的欺凌和压迫。但是,在中美交往的200多年的历史中,相对而言,彼此的关系是比较好的。在抗日战争中,美国对中国的帮助最大,美国的飞行员在中国作战中牺牲的就有2000余人。在中国的困难时期,到延安采访中国革命的多半是美国人。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西行漫记》)在全世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难以估计的。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之所以不断向前发展,与双方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们的高智慧密切有关。是在毛泽东与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笑谈的信号发出以后,才有了尼克松划时代地跨过太平洋来与周恩来握手,从而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

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今天,世界已经发生巨变。国与国的关系也应该有新的思维,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像中美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需要人类共同来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例如治理已经严重污染的环境问题,各个国家的领导决策者都面临不可推卸的责任。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规律,可以也应该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而不是不惜用武力手段强加于人,其结果必然造成更大的灾难。在杀伤武器发达到如此地步的今天,大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只会带来人类的毁灭。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同样的考验,只有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去面对,世界和平才能得到保证。作为影响世界举足轻重的中美两个大国,自然肩负着特殊的重任。

人民之间的友谊永远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这种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双方民间友好情谊的加深,才能使中美关系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张彦 曾任《今日中国》杂志(原《中国建设》)第一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