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美建交35周年,我的一点思考


2014-02-27 15:42:20     作者: 张 彦    字号: T|T    来源:

和中国人民一样,美国人民也十分善良朴实,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初到美国,我路不熟,出门总爱带张地图翻阅。常会有人走过来细声细语地问我:“您需要帮助吗?”也许是个老太太,也许是个学生,不知其姓甚名谁。有一次,我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开车送我去看个朋友。因为不认识当地的路,就向旁边一位妇女打听怎么走,她二话未说,跳进路边自己的汽车做个手势表示:“跟我来!”。绕了好几个弯子以后,她又伸出手来表示:“到了!”。然后,开车扬长而去。她是谁?至今还是个谜。我想,她从未听说过什么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故事,她显然本能地就觉得应该这样做!

美国宪法规定:人人平等,遵守法治。连一个学区的学监这样的小干部,都得经过当地人民选举产生。有一次,一位学监开车陪我去访问一个学校。途中,遇上红灯,于是停车等候。当时,就我们这一个车,前后左右空无一人,也无车来往。我问他:“你怎么不开过去呢?”他的回答很简单:“我不能犯法。”可见美国人自觉守法已成为习惯。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民主与法治是不可分的。

 
1979年,张彦(左二)在底特律参加美中友协年会,与飞虎队老友在一起合影

我和老伴应邀在匹茨堡大学约翰城分校讲学,并在这城镇里租房子住了将近两年。我们不会开车,只能步行出去购物。一次,我们向一位老太太打听某家大超市在哪里,她没有回答我们,只是指着停在她身边的汽车说:“上车!”,我们就被她义务地送到了那家相当远的超市。等买完东西出来,我们吃惊地发现她还在那里等候我们,让人感动不已。从此,我们成为时有来往的好友,她对中国的事情也特别感兴趣。那年的圣诞节,她邀我们同去教堂参加庆祝礼拜。在大会上,主教表扬了一大批信徒的好人好事。我们这位大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当主教将漂亮的奖状递到她手中时,她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这是上帝让我做的。”

我们所在的这个小镇大概只有十来万人,看来穷人的比例可能不小。但是,我们发现,这里的救济机构也很多。各种各样的牌子都有,甚至有“禁止打老婆”、“无家可归者之家”的机构。这说明社会问题不少,但是热衷于帮助解决问题的人也不少。要办事,就得花钱。钱从哪里来?后来,我们才知道,在美国有个全国性的基金机构,有钱的人和公司经常予以投资资助,凡有正当理由者都可以向它申请补助。在一个贫富不均的社会里,这不失为解决矛盾的途径之一。

在美国当记者时,我几乎跑遍四面八方,但是却很少需要花钱住旅馆。老朋友就不用说了,每家都欢迎我把他们的家当作自己的家。一次,我去贝尔在纽约的家。一进门,他就把一串钥匙交到我手上说:“这就是你的家,随便出入!”他还很骄傲地向他的邻居介绍:“这是我的中国老朋友!”有一天下午,我出去看朋友,没有料到被邀去看了一场电影又共进了晚餐,回到家已经过了晚11点了。一进门,我就发现气氛不对,贝尔怒气冲天地质问我:“你上哪儿去了?急死人了!”原来,他怕我生病了,已经给许多医院的急诊室打过电话查询有没有我的名字。他还给几个警察局打了电话,怕我遇见了什么车祸之类的事情。这样的场景使我十分尴尬,也使我深受感动,手足之情真无国界!我的另一位飞虎队老友帕斯特,终身致力于中美友谊的事业。到了晚年,他还强烈地希望再访问一次中国。因为年高体弱,医生不允许他远行。为此,他坚持疗养了半年以后终于和他90岁的夫人一起来到昆明与我们这些中国老朋友重叙60年前的旧情。在昆明,这事已传为佳话,令人感动。我们这样的友谊,已经传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都为此而感到骄傲。

在美国,还有一位“大朋友”给了我极大帮助,那就是在许多城市都有分支机构的“美中人民友好协会” (US- CHINA PEOPLES’ FRIENDSHIP ASSOCIATION,简称USCPFA)。这是在中美建交以前早已存在的群众组织,现在就更活跃了。我到外地采访,常常都是它的会员把我从机场接到这里入住,并且成为我最好的向导和朋友。这样的人都是热情的中国之友,在与他们建立友谊的过程中让我对美国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一个圣诞节的前夕,我需要去百里外的郊区采访,于是求助于当地的美中友协。当时,只有一个女值班员接电话。我首先声明为在节日求助表示抱歉,她却毫不犹豫地答应开车送我去。第二天一大早,一个亭亭玉立的24岁的女孩子Tese已经站在我面前了。这一天,她送我去采访了居于深山野林中的美国农业工人协会主席,同时又送我去与他们的对立面农场经理们听听不同的意见。我们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汽车上度过,什么都聊,因此也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从此结为好友。她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和亚洲问题的专家,并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她曾经被邀请到中国的《人民画报》当过专家,还在北京大学教过英文。她与我家已经成为至交,每到北京就住我家。像这样的美国新朋友,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时值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报道,试图展示深化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升级。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