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多起校车事故,特别是发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幼儿园的校车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校车问题也迅速地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2月11日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但是社会舆论对此也产生另外一种担心,受到经费投入、校车达标等因素的制约,这一规定反而会导致一段时期内普通家庭的学生,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等地的学生无车可坐,难以就学。
违规校车停运
《征求意见稿》出台前不久,记者调查发现,在广东、江西、江苏等省市的幼儿园和小学,接送学生的车辆大多是面包车,一般都超载严重。在江西南昌市,有一辆超员比例高达330%以上的“疯狂校车”:车上额定载客人数为12人,可是除了50名幼童,还有一名随队老师和一名司机,总共载了52人。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城市中学生家庭住址一般距离学校不远,校车需求不大。坐校车的学生中,“流动人口的小孩、农村留守儿童占很大比重”。
据了解,“黑校车”、“超载校车”多集中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乡结合部。有学者统计近5年媒体报道的74起校车安全事故数据后发现,在死亡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49%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
不过,自《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一些地方为了快速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开始停运校车。一组“广西柳州校车停运 学生步行十公里回家”的图片近日在微博上热传。据报道,甘肃庆阳的校车事故发生后,广西柳州的交警等部门采取整治行动,对违法接送学生车辆“零容忍”。严打之下,原来的超载“校车”一时销声匿迹,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非法“校车”迫于严打而消失后,学校纷纷要求家长亲自来接孩子回家。但是不少孩子的家长都在外地,根本赶不回来,让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接也不现实,部分孩子成群结队走路回去,部分只能由老师亲自送回家,甚至不少住得远、没有人接送的孩子,只好“请假”在家。
符合标准的校车养不起
据媒体报道,甘肃庆阳出事校车所属“小博士”幼儿园的一名女教师称,之所以校车超载,一方面是民办幼儿园穷,买不起那么多校车,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家长为了省点钱”,“如果多收点车费,家长也交不起”。据介绍,“小博士”幼儿园的车辆接送费仅为每人每学期50元。
事实上,政府部门早已出台了相关标准规范校车安全。2010年7月1日,中国首部专门规范小学生校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就已实施,但该标准在很多地方遭遇“执行难”:幼儿园养不起符合标准的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