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2012-12-21 10:18:03     作者: 沈传亮    字号: T|T    来源:

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和改革开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明确目标,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六个方面就未来8年的工作给予了重要部署,成为观察中国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科学发展观成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推动了中国快速发展,中国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2003年春突然袭来的“非典”疫情更是暴露出中国发展存在经济建设这条腿长、社会建设这条腿短的问题。在2003年7月召开的抗击非典总结大会上,胡锦涛提出要全面、协调发展的思路。同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的思想。在2007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列入大会政治报告。十七大以来这5年,中国的发展确实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努力,科学发展的观念也深入人心。

 
参会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在大会报告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也被列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个福音,因为中国特别需要科学发展,能否科学发展是决定中国未来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因素。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明确部署

小康社会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典籍,经过邓小平的阐释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奋斗目标。中共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里的第二步是到2000年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任务。当新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宣布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建设任务,中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明确部署。经过十六大以来1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扎实步伐,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大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做出明确部署。十八大政治报告首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中国到2020年时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实现收入倍增。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