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天宫一号”发射现场手记


2011-11-02 14:17:33     作者: 文/本刊特约记者 阎世德    字号: T|T    来源:

星箭组合测试

也只有在这空旷的戈壁,才能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秋高气爽。蜿蜒迤逦的黑河,好像从遥远的天幕流淌了下来,眼前湛蓝的天,在远方淡化成几乎和黑河一样的颜色。而两岸的胡杨,正处于由墨绿向金黄的色彩转换中。

 
正在测试的“天宫一号”

9月20日上午8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重达350吨的厂房大门次第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长征2F运载火箭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的承载下缓缓移动至总装测试厂房门口。

上午9时整,承载“天宫一号”(以下简称“天一”)目标飞行器、长征2F运载火箭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沿着相距约20米宽的轨道,以每分钟约18米的速度,向发射塔靠拢。

尽管我多次参加过中国航天发射的现场报道,也从没有看到过像今天这样的紧张和戒备森严。我们乘坐的车子没有在预想中停留在发射场的大门口,而是一口气开到了偏僻之所。我们和驻地官兵以及航天城的家属被要求到指定的场地观看。

在通往发射架的道路两旁,神情严肃的哨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有些凝重。

当安装在平台四周底部的8只“千斤顶”渐离地面,每4只为一组、安装在平台底部四角的16只轮子完全承重,承载“天一”星箭组合体,沿着相距约25米的轨道,以每秒约18米的速度匀速向发射塔移动。绘制于顶部两侧的两面五星红旗在蓝天映衬下鲜艳无比,通体白色箭体上自上而下印制的“神箭、中国航天、CZ-2F”等蓝色字样耀眼夺目。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是中国航天先进的“三垂”技术。

尽管已经经历多次,但每次参加转运,心里还是很激动。在火箭的左右两侧,前来参观的人们也都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拍照、合影、欢笑声营造出一种节日的喜庆。

“天一”实际上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按照规划,它将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以下简称神八)、“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今年即将发射的“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一”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天一”进入发射倒计时,意味着中国建立空间实验室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上午11时10分,“天一”星箭组合体向发射塔靠拢,与发射塔并肩矗立于发射塔南侧,航天技术人员随之进行定位等技术处理。

11时35分,风起云涌,发射塔架周围的彩旗招展,彩球飘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发射塔底部两侧展开的两支巨型塔臂以发射塔为圆心,像大鹏展翅般缓缓向火箭助推器和火箭一级箭体合拢。

13分钟后,高度约有3层楼高的塔臂慢慢合拢,将助推器和火箭一级箭体包裹得严严实实。随后,发射塔中段两侧对应的3双红色摆杆分别将二级火箭围拢,紧抱箭体。

12时,发射塔上段约两层楼高的两支塔臂如小鸟展翼般合拢,围裹了火箭二级箭体。至此,“天一”与发射塔在宽敞而特殊的“洞房”中“牵手相拥”,“天一”星箭组合体顺利完成转运。

“往常的转运过程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神五’转运时用了将近2个小时,这次转运的时间最短。”发射场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进行了这样的对比介绍。

转运时间缩短,也是航天科技日趋成熟的表现。9月20日上午顺利完成垂直转运后,“天一”进入发射演练状态。9月21日,技术人员还会对发射塔内的“天一”组合体进行各项技术测试。

1   2   3   4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02

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

更多>> 深度报道

分账之争:中 ...

2012年岁末,超过40余部国产影片扎堆抢占贺岁档之际,一场有关电影票房分账的较量暂时告停。

行走在胶片上 ...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风格的男女演员成为备受观众追捧的明星。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