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一桥飞架中欧


2014-04-03 08:12:02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新华网

一座改革进步之桥,把中欧两大改革进程连接起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访问期间的一个热词。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

每一站、几乎每一次会谈,到访国领导人都会提及这个词。很多人谈起他们阅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感受,对中国改革力度、广度、深度表示高度赞赏:“这是开放的、务实的、面向未来的、高瞻远瞩的、令人钦佩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进程,走进了第36个年头。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若从“舒曼计划”发表算起,已划过64个年轮。

“中国同欧盟都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都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而解决的问题很多是相同、相似的”,习主席对中欧的改革进程有深邃思考:“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欧洲要推进一体化进程,是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尊重双方改革道路,借鉴双方改革经验,以自身改革带动世界发展进步。”

欧洲眺望中国,那个拿破仑眼中“沉睡的狮子”已经苏醒,正昂首奔跑,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形象。站在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吹响改革的总号角,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问得最多的是领航中国改革的感悟,习主席坦诚作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始终保持着清醒沉着,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在孜孜以求的探求中达到目标。”

对欧洲改革发展,习主席同样虚怀若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行必有我师。”

元首间的友谊,植根双边关系,也植根治国理政的智慧交锋和交融。

默克尔赞赏中国的建设成就,并询问:“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最急迫、最关心的是什么?”

习主席答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大的成就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中国这条大船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在荷兰威廉-亚历山大国王的私人午宴,讲到肩负的历史重任,习主席动情地说:

“中国五千年没有断流的文化不能丢掉了,要有文化自信;我们业已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不能走偏了,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虽然我们面临困难挑战、荆棘丛生,但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和我们的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

良久,威廉-亚历山大国王赞叹说:“我完全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他又说:“我们两国人民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

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三大机构怀抱舒曼广场,交相辉映。

3月31日,长达5个小时里,习主席先后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谈会见。

欧债危机冲击下,世界对欧盟的作用和前景,存有不同声音。他们十分关心中国态度。习主席明确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舒尔茨会见时,习主席一番即席讲话,深刻道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索:

“虽然中欧选择的道路不同,但追求持久和平繁荣是我们共同目标。我们坚定自信,但不固步自封。中华民族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前行。”

对改革进程的沉着冷静,对改革目标的坚定执着,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深处走来,走向未来。

      1   2   3   4   5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4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

更多>> 深度报道

民主之风吹拂民间

“‘海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把民主权利还给农民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产业升级助力 ...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