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刮起汉字旋风


2014-09-03 12:20:31     作者: 王 南    字号: T|T    来源: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再度开播,“汉字”成了今年夏天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自2013年8月以来,一档以听写汉字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听写大会”)登陆央视,迅速引起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关注。其受欢迎程度直逼包括《中国好声音》等收视率最高的中国电视节目。

随着汉字书写栏目的走红,很多中国人开始跟随节目进程做汉字听写自我检测,并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听写结果,其中不少常用字都被写错。“提笔忘字”、“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网络语言冲击汉字规范使用”等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手写汉字来袭

“toad”(“癞蛤蟆”)这个词在英语拼写中只是很简单的4个字母,但在汉字拼写中,“toad”由3个汉字、共46个笔画组成。面对这个词,70%的中国人不知如何正确书写。

它的学名“蟾蜍”,在央视的“听写”比赛中,90%的成年人想不起来“蟾”字如何书写,而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汉字。

首期“听写大会”播出时,曾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在记住如何书写汉字方面,这些成人表现糟糕。在要求写出“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字词,面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成人体验团”频频出错。在面对“间歇”、“熨帖”、“黏稠”等词时,“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不足50%,“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

 
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进行中国汉字听写比赛

相比于当下综艺荧屏的热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并不养眼,节目流程简单,比赛规则单一,视觉呈现单调,然而收视率却一路飘红,成功“逆袭”同期不少热播的音乐选秀类节目。

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说,他的灵感来自美国的全国拼字比赛。他说,看到一名50年前参加过比赛的老人指导他的外孙参赛令他深受感动。关正文说:“在美国这样的多元化国家,拼字比赛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共同的美国梦中找到了共同点。”

“听写大会”掀起了中国人手写汉字的热情。除了节目播出时全家老小一起守在电视机前拿出纸笔一起听写,中国许多地方,都在举办各种规模的“汉字听写大会”。

多种手写汉字APP也应运而生:“写汉字”、“汉字英雄”、“学写汉字”、“写汉字游戏”、“轻松汉字”、“活字手写”等不一而足。而且下载量随着节目的升温而飙升。更有不少人掏出智能手机,将输入法从拼音改为手写。亲手写一回熟悉的汉字,用户们发现:“原来‘肺’右边不是‘市’,‘尴尬’都是形声字,左边不是‘九’,而是‘尤’少一点。”

书写能力下降不可回避

汉语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中国人为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中国殷商已有甲骨文,到殷周时期单字多达4500个,公认识别的也有1700个,俨成体系。自秦“书同文”以来,尽管汉字的字形多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笔一划地书写,只是部分汉字由繁而简罢了。

专家认为,汉字书写对于汉语言文化传承的意义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长王宁认为,“汉字有这么一个特点,你光看对它,没有亲和力,只有自己写才有亲和力,有的时候你不写,那个字和你隔十万八千里,你一写它就到你身边来了。”

然而,随着键盘时代、触屏时代、语音输入时代的来袭,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电脑失写症”患者越来越多。全社会汉字书写能力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几乎所有的中文打字输入和发短信程序都要求用户输入拼音—中国文字的标准拉丁化系统—以便寻找想要的汉字。这种程序在输入拼音后提供一串与该拼音对应的汉字清单,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正确的字。从一小串汉字辨认出某个汉字要比想起这个字的笔画容易得多。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拼音输入法,不仅写字的机会减少了,而且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很难记住,可以说,对于年轻一代,“敲字”和“录入”已经代替了“写字”。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发起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517人中,有高达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仅38.9%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手写汉字。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高科技的发展使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使用电脑输入只需要几个字母或者特定符号就可以,简单快捷,因此,很多人会使用电脑来做笔记、办公,导致手写汉字的机会大大减少,对于汉字字形的生疏则逐渐加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网络语言,像“你8要酱紫啊!”(你不要这样子),“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偶稀饭你酱紫的人”(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还有一些具有非语法性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如“我走先!”等,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点评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郦波说,“人们的书写形式变化导致对母语情感的淡漠,会影响文明与文化的传承,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9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各种外事活动的演讲中,常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相亲”的事例,体现了中国尊重不同文明,期望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的真诚愿望。

更多>> 深度报道

故事中的人和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各种外事活动的演讲中,多次这样说道,意为国家之间要民心相通。

难忘鼓岭

“我想她一定在和加德纳先生对话,在缅怀他,因为她终于来到了加德纳先生思念的福州,来到了鼓岭。那一幕非常的感人。”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