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葡萄熟了


2014-09-02 11:48:48     作者: 本刊记者 周 琳    字号: T|T    来源:

2014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讲述了德国友人诺博的故事。他说:“一位德国友人叫诺博,是德国葡萄专家,2000-2009年间他同助手汉斯17次来到中国山东枣庄,向当地农民传授葡萄栽培、嫁接改优技术,将传承几百年的家族商标无偿授予当地酒厂使用。诺博和汉斯资助了8名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2007年,汉斯突患癌症,弥留之际仍不忘自己资助的两名学生尚未念完高中,嘱托诺博把2000元助学款带给他们。2008年8月1日,当诺博把钱交到孩子手中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得潸然泪下。”

如今,在诺博和汉斯的帮助下,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万亩葡萄园果实累累,绿波掩映着一座欧式风情酒庄,门口树立着两米高的诺博铜像,他和蔼可亲,端着葡萄酒杯,欢迎八方来客。

种葡萄的新方法

曾经以煤炭为主营产业的山东枣庄逐渐成了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此,当地政府致力于发展绿色种植产业进行经济转型,以使枣庄的经济持续发展。2000年,政府的葡萄种植引智项目吸引了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成员、葡萄专家诺博·高利斯和助手汉斯·博伊来山亭考察调研,从此他们与枣庄合作结缘,开始在当地指导葡萄栽种及葡萄酒酿造技术。

 
诺博(左一)在山东汉诺庄园传授果农种植技术 图/李宗宪

“2000年,我接到通知,说有外国的专家要到山亭繁育葡萄,便有了第一次的相见。”70岁的汉诺集团技术顾问于庭柏穿着一身宽松发旧的工作服,用浓厚的胶东口音说。

“诺博和汉斯是2000年的3月13日来山亭的,走访了当时还是一片农田的庄园和西集、洪门、水泉等多个地方,用了近4天时间,将他们携带的葡萄苗教给当地农民们试种。”于庭柏说,诺博和汉斯教会了当地农民如何扦插和苗木栽培后,便在这里开垦了2亩地试种不同品种的葡萄。

2000年8月27日,诺博和汉斯再次来到山亭查看苗木栽培、扦插生长情况,他们都很欣慰。山亭人务实肯干,所有步骤都按照两人的教授方式进行,这让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两位德国专家非常放心。

山亭区西鲁村63岁的果树种植能手高振楼对两位专家的印象深刻,最初,两位专家就是在他的农田里进行试种的。如今,他家田里还有一个10多公斤重的喷雾器,正是诺博从德国带过来的,至今还能用。

“2001年的3月份,诺博和汉斯两人各自扛着2大包,长度近1米,每个包里装着两三捆的葡萄苗,出现在了试种点。当时两人的年龄都接近70岁,却毫无怨言。”高振楼回忆说,德国专家做事特别认真,而且亲力亲为,他还介绍,刚开始栽种葡萄苗时,挖坑的深度和距离全部是拿尺子一点点量出来的。

 
诺博(左)和汉斯在葡萄品质鉴评会上 图/李宗宪

“诺博老先生身高一米八多,体重二百五六十斤,肚子大,蹲不下来,测土配方都只能跪在地上。汉斯虽然身患疾病,带着体外粪便袋,但2米多高,上百斤重的用来支撑葡萄架拉线的水泥杆,抱起来就走。”于庭柏言语中饱含着敬意。

诺博为山亭带来的不仅仅是果树新品种,他曾说:“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技术传给贫困人民。”在山亭,常常能看到诺博双膝跪在田间,手把手地将独门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农民。

诺博和汉斯传授的种植方法,将果实距离地面高度从40厘米抬高到了80厘米,并主动将葡萄亩产2000斤降到了1500斤,使得葡萄种植的通透性和光照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葡萄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17次山亭之旅,两位德国专家共举办培训班25期,现场演示37场,培训人员3200余人次,解决实际疑难问题47个,提供发展合理化建议13条,大范围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技术水平。

在诺博和汉斯的指导下,山亭优良果树品种从无到有,品质从良到优,培育的优质葡萄和樱桃品种在山亭大面积推广,超过10万亩,年产1400万公斤,给农民带来3亿元的收入。“年成好的时候,一年纯收入有10多万元。”农民高振楼已经尝到了承包果园的甜头。

“现在,估计在中国很难找到能和我们匹敌的优质葡萄品种了。”于庭柏骄傲地说。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9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各种外事活动的演讲中,常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相亲”的事例,体现了中国尊重不同文明,期望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的真诚愿望。

更多>> 深度报道

泉州:一座与 ...

到唐代,泉州已经是中国著名的海港口岸。宋元时期,泉州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一起,成为世界性的两个贸易大港。

新“海丝”, ...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进程波澜起伏,但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通航、贸易未曾中断,并延续传承而惠泽今世。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