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刚果共和国[刚果(布)]总统萨苏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邀访问中国,他心系中刚友谊小学的孩子们,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见了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中刚友谊小学师生,亲切询问孩子们在校学习情况和衣食起居。

中刚友谊小学是由刚果(布)援建的。2013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刚果(布)访问时,用中刚友谊小学的故事来强调“真朋友最可贵”。他说:“2010年4月,中国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刚果(布)政府向灾区捐建了一所小学,萨苏总统亲自将其命名为‘中刚友谊小学’。该校全体学生在写给萨苏总统的感谢信中动情地说:‘鸟儿因为有了天空的广阔而更加自由,骏马因为有了草原的宽广而更加健壮,鲜花因为有了阳光雨露而更加艳丽,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刚果(布)政府和人民的帮助而更加美好。’”
一所更名的小学
从玉树出发,翻越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来到距州府所在地200公里的称多县。中刚友谊小学位于巴颜喀拉山脉脚下。今年50岁的校长耿尕江永在这所小学已经工作了10年,他指着三栋崭新的黄色教学楼、塑胶跑道和操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刚果(布)政府援建后才有的。”
中刚友谊小学前身是称多县文乐小学,是2004年由青海省玉树州政府投资修建的一所孤儿学校。2010年,玉树地震使这所高山脚下的小学也未能幸免,九排平房校舍全部坍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师生们不得不搬到临时搭建的帐篷和板房中生活学习。
地震发生后,刚果(布)总统萨苏在第一时间向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慰问电。当年4月底,他来中国参加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表示了刚方希望在玉树灾区捐建一所小学的意愿。
考虑到玉树地处高原,建设成本较高,捐建一所完整的寄宿小学对于刚果(布)这个人口仅有300多万的非洲国家来说负担太重,因此,中方经过考察和研究后建议刚方只捐建学校里的一座教学楼或者图书馆。萨苏总统却表示:“不,刚果(布)要捐建的是一所小学,一所完整的小学,不管造价多高,我们都会承担。”
通过多方协调,2011年2月刚方向玉树灾区捐赠160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建玉树州称多县文乐小学。最终,这所有着浓郁藏族建筑特色、设施先进完备的学校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刚友谊小学。
如今,这所小学占地42625平方米,是震前的4倍多,校舍面积10483平方米,是震前的近7倍。
“以前受学校硬件条件所限,我们只能隔年招生。校舍扩建后,我们每年都招收学生。范围也不再仅限于本县孤儿,周边地区贫困、单亲家庭的适龄儿童都可以申请到我们这里读书。”耿尕江永说。现在,学校学生人数从原来的100人,已增加到3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