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发展至今,由于地域、历史和国力的种种原因,并没有让我们自视为灵魂的国粹远播他乡,在人类文化共享的浪潮中,西画东渐,中国画显然处在弱势,特别是当代中国画缺乏活力,并没有在当今世界的艺术舞台上绽放出灿烂的、应有的浪花。怡孮先生为此忧虑着,思考着。他大花鸟意识的觉醒,大麓画风的创立,便是为着寻梦那美丽的浪花。这朵“浪花”的绽放过程将是很艰辛的,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怡孮先生顽强地行走着。中国的花鸟画是世界的花鸟画,世界美学的语言在中国的花鸟画中都能找到,中国画文化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地敲打着怡孮先生的灵魂!
然而,中国画在大发展大繁荣中,也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追名逐利成为画界的普遍现象,金钱成为艺术价值的衡量标杆,本是文人学士们精神家园和思想寄托的中国画,也未能逃过金钱的腐蚀,悲叹之中我欣喜地看见还是有极少数的中国画艺术家仍然在坚守他们的节操,怡孮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没有能力鼓动大风一夜之间吹散笼罩在中国画上的雾霾,但他们的坚守正散发出一阵阵清风⋯⋯


我曾问怡孮先生,以您现在的学术声望,为何不像有的画家那样,找个老板投资包装,大势宣传,去拍卖行弄几个炫人的天价,以步入中国画“大师”的行列。怡孮先生的回答淡然而坚定:“如果那样,我就不是郭怡孮了,我自己都会看不起我,还是听其自然吧!”这句朴实的语言中透着一种坚强的自信,一种洁身自好的清高,一种传统文人的节操。
金钱和光鲜的荣誉并不能给怡孮先生带来多少快乐,于是他逃避了很多虚幻的活动,然而他却不遗余力地打造学术至上的中国画学会,主办全国中国画学术大展,筹建中国画学刊,这些以“学”字为宗的艺术活动,恰恰是怡孮先生文气、清气和正气的体现。中国画需要从金钱的樊笼里解放出来,回归到一种精神层面的纯学术自由,这样中国画才会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创新,才有可能更好地承载人类共同的情感而走向世界。时代赋予了中国美术新的含义,中国画在传承中必须融入时代的气息才有辉煌的明天。世界上一切艺术的传承实际上都是人类情感跨越时空的延续,艺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感动着不同时代人们共同的心灵。
我突然想到了贵族,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光明磊落和护及幼孺的行事原则;自尊自信的精神,高傲中的低调,文化滋养所孕育的高贵道德情操,以及灵魂自由的文化品格,这些都让当今的我对贵族有了新的认识。我从怡孮先生的家族文脉传承、他自身的精神风骨和艺术成就中体会到:在中国文人中仍有贵族精神的存在。
如果当今中国有很多国画大家,怡孮先生便是大家中的“贵族”。
郭怡孮简介
郭怡孮,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现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