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梦:兼容并包的梦


2013-12-08 11:45:35     作者: 本刊记者 侯瑞丽    字号: T|T    来源: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通过历史、宗教、文学、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国文化多元共生,一直在流动变化,有极大的弹性、包容性、圆通性和亲和力,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基石。兼容并包既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他举例说,利玛窦1600年到北京,发现开封有一个犹太群体,他们渐渐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四书五经读得好了,自己的典籍就慢慢被遗忘了,久而久之,这个群体就本地化了。

19世纪开始外国文学大量翻译成中文,20世纪初各国文学催生了中国文学,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1852~1924年)说,他参与翻译的小说没有一部是不讲“仁义礼智信”的,跟中国的价值观念完全相符,可见,儒家学说里一些基本伦理范畴也体现于世界各国。

他认为,新文化运动也可以理解是一场中外文化交流的运动,鲁迅先生对祖国命运深切关怀,为了借鉴世界其他文化的经验和成果,他曾经主张拿来主义,而且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都是翻译家,鲁讯、郭沫若、周作仁无一例外,他们的创作和翻译使中国新一代文学本身就是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学的发展与世界文学进入中国完全不能分开。“本土经验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有时从外部观察自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们有了比较的眼光,观察中国,观察中国文化,如果说本土经验是原材料的话,需要用比较的眼光、想像力和价值观使它具有形状。”陆建德说。

长期从事文学和文学批评研究的陆建德认为,文学和文学批评应该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念最深刻复杂的体现,因为这种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潜意识了,内化为本能和习惯,表现于无数细节之中,作家和批评家在记录辩证深层次价值观的同时,也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旧的观念,形成新的观念,兼容并包的中国梦也在他们笔下展现出多样性来。

现如今,中国的社会发展也体现出兼容并包,成为中国梦的现实表现。上海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城市,在它的发展中,中国各地的年轻人为它的成形做过贡献,今天,世界各地年轻人来到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寻求自己人生的发展。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