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台商大陆投资生态图


2013-11-04 17:04:27     作者: 曹小衡    字号: T|T    来源: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结束两岸对峙、实现“三通”的建议,之后,台商冲破重重阻力开始在大陆投资。由于要素成本、政策法律环境、文化氛围等原因,大陆东南沿海诸省市成为台商聚集地。

分布概况

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台商对大陆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投资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的不断增加,按大陆方面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8680个,实际使用台资578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大陆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2.5%。

与此同时,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在不同省份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又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重中之重,其他地区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台企在深圳上市仪式

按台湾方面统计,截至2013年7月,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福建、浙江四省一市,其集中了大陆投资的82.2%,其中江苏为32.8%;广东为20.2%;上海为15.8%;福建为7.0%;浙江为6.4%。

与15年前台商在大陆投资高度聚集特征相较,现今已在逐年分散。1998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聚集度最高,曾达到96.8%,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福建、河北等省。而8年前即2005年底的统计资料显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省一市的台商集中度仍达台商大陆投资的87.97%,其中江苏和广东高达58.2%。

除珠三角、长三角长期受台商青睐外,近十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以及中西地区的湖北、河南、重庆等省市也成为吸引台商投资的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山东二市一省截至2013年,占台商大陆地区投资的5.7%(山东2.2%;天津1.9%;北京1.6%)。而四川、重庆、湖北及河南则分别占2.2%、1.5%、1.2%、0.7%。

变动轨迹

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商主要是试探性投资。1984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厦门,至1986年底,陆续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已近80家,投资金额约1亿美元。至1989年底,台资企业达2000家,总金额突破10亿美元。1990年,台湾仅次于港澳,是大陆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这一时期的台商投资主要以劳力密集型的代工企业为主,集中在福建、广东沿海。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大,加上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讲话后,大陆改革开放的大方向进一步确定,对岛内台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台商投资大陆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一个高潮,仅1993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就超过了1979-1992年的总和,截至1995年,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达32287个,协议投资额约301.15亿美元,实际到资约 116.04亿美元,此时,台商投资大陆的目的地仍集中于广东、福建的经济特区一带。

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台湾岛内各类企业开始全面投资大陆,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自1998年开始,台商新一波大陆投资热潮出现,从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分布看,最值得注意的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明显由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南方沿海向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扩展,尤其以江苏、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后来居上,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首选。一些资质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和IT业加快进入大陆投资的步伐,21世纪之初,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以台资企业为主的、世界级的IT产业的“集聚带”。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在两岸经贸交流方面,2010年6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ECFA签署5年来,台商投资大陆也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台商投资区域布局方面看,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台资企业加速内迁,西部成渝、中部豫鄂湘与广西北部湾等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同时,由于两岸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前景看好,台商金融、房地产以及批发零售物流业者也纷纷加速投资,不分南北东西布局大陆各地。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