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潘世伟:我们的中国梦 世界的中国梦


2013-12-07 14:10:39     作者: 中国网    字号: T|T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大会演讲。中国网 杨楠 摄

  中国网上海12月7日讯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7日在上海开幕。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大会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蔡名照主任、杨雄市长、各位来宾,女生们、先生们:

  在“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十八大后,我们党提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深入人心的一个新口号,也是凝聚力量的一个新目标,更是象征未来中国凯歌行进般发展的新标识。

  下面我就“中国梦”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概括

  近代以来的世界分化为一个二元结构,一部分发达国家成为现代化的先行者,也是受益者,更多的国家处于不发达状态,成为现代化的落伍者,也是受害者,旧中国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改变这一面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了不懈的努力,想大踏步地赶上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到毛泽东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邓小平的“振兴中华民族”到江泽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这一历史性奋斗的表现。

  难能可贵的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没有简单照抄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新路径,那就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然后依靠这个制度,进行经济建设,不断推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这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是不是人的头脑中先天产生的,它是艰辛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试验中逐步完善、成熟起来的。其间,我们出现过许多困难挫折,甚至重大失误,至今仍然有许多不足。但从总体上看,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我们解决了13亿人的贫困问题,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从极其落后的农业社会,跨越式地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国家现代化的程度。我们从世界体系的边缘,逐步成为世界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接近。

  当然,我们清醒地看到,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有非常艰巨繁重的任务要完成。中国梦正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目标的一次新的概括,也是对整个国家走向更高水平现代化的新的动员。

  在中国梦的旗帜下,我们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使国家更加富强,二是使民族更加振兴,三是使人民更加幸福。要做好这三件事情,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的本质属性,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推进现代化。没有这条道路,就没有中国进一步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梦的深刻本质即在于,我们要对自己选择的、自己创造的现代化道路坚信不疑,我们要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也能完成现代化的必然性、合理性和优越性坚信不疑,我们要对人类除资本主义之外新的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现实性坚信不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梦,是当代精神软实力的新构建

  中国梦就其外在表现形式而言,是倡导一种精神追求,宣示一种理想追求。其基本取向是致力于今后一个时期整个国家软实力的新构建,以一个崭新的理念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来主导各类行为主体的集体活动,来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来引领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展开。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这种新构建呢?可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中国梦展示了一种新的预期,每个中国人都会思考未来,面向未来总有其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中国梦说明了未来几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以18大为新的历史起点,实际上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现代化实践全面推进的深化期和各项制度的定型期。在此背景下,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新的胜利、新的成就。这种预判的清晰性,使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中国梦推动着一种新的共识的产生。今天中国的社会构成、就业方式、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如何在多样中形成共识、多元中形成主导、多变中形成方向,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挑战。中国梦提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公约数,穿越了城乡、工农、收入高低、东西部等各种事实上的差别,使共同理想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和思维准则,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量。

  中国梦呼唤着一种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和财富积累,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精神的成长、心灵的充实和文化的发展。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变得日益紧迫。中国梦,强调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力量的培育问题,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过程中,凝聚产生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要努力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外部世界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形成新鲜而丰厚的精神资源。

  总之,中国梦的提出,形成了一个伟大的精神感召,使人们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同时重视软实力建设,在重视社会存在的同时重视社会意识形态,在重视经济基础的同时重视核心价值观,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们的精神成长,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提供持久不衰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梦,是对所有中国人愿望和能力的新激励

  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执政党和先进分子的事业,不只是社会精英阶层人士的事业,从根本上说,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伟大事业,所以,所有中国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性力量,为此:

  我们需要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发展的思路与人民群众一起商量,发展的政策与人民群众共同制订,发展的难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使人民群众真正把中国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对待,吸引他们投身这一伟大实践。

  我们需要更好地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民族的共同愿望与每个人的实际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提供平等的机会,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我们需要更好地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参与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通过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来改善每个人成长必需的物质设施和社会环境,使每个人享受更充分的政治权力、文化权益、社会地位和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更好地改进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坚决清除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窒息人民群众主动性,抑制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各种不良作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化,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党和政府从管理型向治理型的转型,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通过以上努力,我们就能够有效激励每个人的自主性,使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成为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深刻社会实践,成为改变自己命运、也改变国家面貌的伟大社会变革,成为拥有源源不断的自下而上动力的宏大历史运动。

  四、中国梦,是中国与当今全球化世界的新融合

  中国曾经试图在封闭条件下完成自己的现代化,但后来改变了这种做法,从此以后,中国就把自己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发展看成当代世界发展的一部分,把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当作自己的重要使命。这个态度,至今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梦与世界是相通的,反过来,世界也应当尊重和理解中国梦。

  中国梦的实践将在一个最大的人群共同体里完成全面的现代化,在中国的大地上结束贫困,消除愚昧,进而实现经济强盛、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平衡和有效治理,无疑是对世界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中国梦的实践抓住了历史提供的机遇,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依靠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开辟了区别欧美国家模式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证明了人类现代化的多样性,无疑丰富了人们对世界发展的认识,增添了有益的新的经验。

  中国梦的实践会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各国政治的互动,增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贸易、投资和人员来往的机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一个活跃的积极的健康的因素,可以肯定,中国梦只会加强而不是削弱世界的包容性,只会加大而不是降低世界的融合度。

  中国梦的实践不可能只是中国一个国家人民孤立的努力,它的实现需要中国实现更大的开放,也需要外部世界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政治要素与中国更多的交流交换,更需要国际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理解,真诚的支持和有力的帮助。

  由此,我们相信,中国梦并不仅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华文明的重新辉煌,也预示了在世界各个文明交融基础上诞生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的历史可能性,这种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也使得我们大家为之努力。

  最后,谢谢大家!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