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


2013-06-08 14:54:27     作者: 本刊记者\矫枫    字号: T|T    来源:

人物介绍:

出身于木工世家的杨似玉13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艺,至今已有40多年了。凭着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他成为当地的“名人”。他擅长建造侗族传统的建筑——风雨桥和鼓楼,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作品:设计制作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6座,鼓楼8座(包括一座27层高的鼓楼),大小凉亭20多座,风雨桥鼓楼模型2680座……他以精湛的建筑技巧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传承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

正文:

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中国侗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由桥墩、桥身及桥上的长廓、亭阁组合而成,因来往的行人能在桥上躲避风雨,故得名“风雨桥”。 在广西三江侗族地区,逢寨必有鼓楼,遇河必有风雨桥,这已成为了当地建筑的一种标志。

杨似玉1955年出生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当地著名的木匠,也是建造风雨桥的高手。从小杨似玉就对木工特别感兴趣,还经常帮附近的学校修理桌椅板凳。13岁起,杨似玉正式开始跟着父亲学艺,只读过一年书的他把侗族的建筑精华尽收于大脑之中。

不画图纸的建筑师

侗族的鼓楼、花桥、寨门楼、侗戏台、水车等木结构建筑工艺有两绝,一绝是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铁钉连接,却能结构牢固、接合紧密,上百年不散。另一绝是建造者不画图纸,凭着一根“香杆”——记有各种数据的竹竿,就可以完成各种式样、造型美观的楼桥建造。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易事,需要建造者把所有的设计完全记在脑子,而且还要依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结合周围的环境,在心中构画出“图纸”,计算出各种数据,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在竹竿上,工匠们就可以依照这根“竹杆”修建起楼桥。

杨似玉还记得1983年维修程阳风雨桥时的一件趣事。程阳风雨桥是三江县最著名的一座风雨桥,修建于1916年,历时11年才完工,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83年的一场大雨,把程阳风雨桥冲毁了大半。为了尽快修复,一支由桥梁专家组成的工程队来到了三江县。工程队分兵两路,一路进山伐木备料,一路将冲毁的廊桥每个部件标记后拆除,以备重建。结果拆下来大大小小万余块木头,堆成了小山,却再也拼不起来。无奈之下,他们慕名找到了杨似玉和他的父亲。父子二人二话不说,带着人进了山,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把建桥需要的木料备齐,成百上千的梁、枋、柱的尺寸全凭着心算。而那些拆下来的老料,俩人根本不看标记,指挥着工人们这根放这,那根放那,很快就重现了程阳风雨桥的昔日风貌。等到桥梁恢复原貌的时候,现场专家的重建图纸还没画出来。专家们对杨似玉父子极为叹服,杨似玉也因此名声大震。

侗寨的居民住房以鼓楼为中心,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建筑群。

情寄风雨桥

说到程阳风雨桥,和杨似玉一家也颇有渊源。杨似玉的爷爷杨唐富,就是当年领头修建程阳桥的发起人之一。据说,修建程阳桥政府没有出资,全部款项均为民间捐助,为了修桥,杨唐富把家财悉数捐出,包括田产也抵押了出去,这其中的原因,不是生活在三江地区的当地人,外人是很难理解。

侗族人相信生死轮回,侗族的传统认为,在阳间和阴间的交界处,有一条阴阳河,河上有一座桥,阴阳两端的人就是以桥为媒介生死转换的。因此,公益性的修桥也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积福,让自己的来世和家族的后代能有好的生活,这暗含了侗族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因此小小的三江县修建有一百多座风雨桥,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而修建风雨桥也是有讲究的,不管造型如何不同,不管修在哪条河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建在村边河流的下游——意思是希望这座桥能揽住全村的财源,保住村子的风水。

据杨似玉介绍,他爷爷之所以会捐出全部家产修桥,是因为杨家三代单传,而杨唐富结婚多年无子,因此就把希望全部放在了修桥上。巧合的是,程阳桥建好后不久,就有了杨似玉的父亲杨善仁。承载了家族人丁兴旺的希望,杨善仁成年后依然热衷修桥,包括重建程阳桥,至今杨善仁已大大小小修了十多座风雨桥。伴随着一座座风雨桥的面世,杨家也开始兴旺壮大起来,杨善仁膝下现有五男两女,孙子孙女十几个,已是一个大家庭。杨善仁的儿子们都是从事家传的手艺,杨似玉是兄弟几个中最出名的。2007年文化部将侗族木构建筑技艺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似玉被评为这一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提到程阳桥,杨似玉似乎很有感触。“我父亲对程阳桥特别有感情,每次到那个地方都有掉眼泪。自1983年重修后,每十年我都会去大修一次程阳桥,1993年修桥的时候,政府的拨款不够了,我就自己出钱,还把家里房子的瓦拆了一半补在桥上,我家就用雨布盖了一年多,后来有钱了才换成瓦。”

杨家的人丁兴旺是否真与修桥有关,这与侗族人热衷修桥的传统思想是否科学一样无从判定,但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就是这样虔诚地逢水架桥,传承、敬畏着这一民族传统,从而演变成全民族的一项公益活动,将家族的梦想与希望,变成了一座座实用又赏心悦目的风雨桥。

风雨桥

送给香港回归的贺礼

1997年香港回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制作以程阳风雨桥为模型的“连心桥”当贺礼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杨似玉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要求让他来做,“即使不给钱,我自己也愿意出钱做。”他跑到有关部门对工作人员这样说。工作人员被他打动,同意让他试做,而此时离交货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杨似玉带领全家老少14口人,上到75岁的父亲杨善仁,下到十几岁的孩子一起上阵。全家人起早贪黑,中午经常没时间做饭只能叫盒饭,经过20多天的加班加点,风雨桥的模型做出来了。虽然是模型,但和真桥的构造完全一样,全桥光构件就有9800多件,最长的2.5米,最短的只有几毫米,桥顶小如米粒的瓦片多达10万多片,全是手工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而且整个桥体由榫接组成,没有一颗钉子。

经过对比,杨似玉制作的模型最终被选上,送到香港后,所有人都对这个做工精致的风雨桥模型赞不绝口。“有一位老人带着放大镜来看,他感叹地问,少数民族也有这种手艺啊!”受到大家的肯定,杨似玉更有信心了,“我交待大家,往后我们做工的,不要只讲钱,更要讲名誉。”后来,还有香港的老人特意找到杨似玉的家里,向他请教侗族的建筑文化。这些事情,杨似玉依然记忆犹新。

杨似玉现在带了100多位徒弟,包括两个儿子,都跟着他学手艺,他很希望能把侗族的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但是问到他未来的打算,他回答说,他爱好侗族大歌(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很想建一个侗族大歌队,在程阳桥边建一栋房子,一楼做表演,二楼做百家宴,“这样,村里的人就有一个集中娱乐的地方了。”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