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土家织锦工艺大师刘代娥


2013-06-08 14:37:53     作者: 本刊记者\矫枫    字号: T|T    来源:

 人物介绍:

刘代娥, 1955年出生在湖南省龙山县捞车河村一个普通的土家族家庭里,其祖母彭妹是当地有名的土家织锦艺人,12岁那年,刘代娥正式跟随祖母学习织锦技艺,高中毕业后在家从事专业织锦。多年来,刘代娥从民间收集整理出大量失传的图案,并加以复制创新,中南民院、湖北民院、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湘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将其作品作为研究、珍藏对象,刘代娥的家也成为“土家织锦研究基地”。2006年,刘代娥荣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代娥在指导加拿大女游客赛瑞尔上机学织土家织锦。

“八月桂花满园香,妹妹织花正在忙;桂花虽然香得远,哪有我土花织得长……”这是土家山寨的“织女歌”。

土家族把织锦称为“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先民从结草为服到绩织而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完善,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民族文化工艺品。因为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西兰卡普”就成为蕴藏、记录、传承本民族记忆的最佳物质载体,它的色彩、图饰、纹案等就是土家族人的“文字”,抒写着土家族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土家织锦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土家孩子出生时外婆要送织锦,婴幼儿时要盖织锦。土家族的女子从小就要学习织锦,结婚时父母亲戚要用织锦陪嫁,至少需要一床,并且越多越好,谁家女子织锦细腻、漂亮,就说明谁家的女子聪明、手巧,能织锦并且手艺好的姑娘更能赢得土家小伙的青睐。

湖南省龙山县离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只有5小时车程的距离,这里是土家织锦的发源地之一。捞车河村是一个如同世外桃源的地方,两条清浅的小河在这里汇聚,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沧桑的拉拉渡(一种依靠贯通河两岸的铁丝而使船只行驶的摆渡方式),“土家织锦王”刘代娥就住在这里。

土家族的织锦技艺是世代传袭,刘代娥的祖母曾是当地有名的织锦艺人,12岁那年,刘代娥开始正式跟随祖母学习织锦技艺。刘代娥回忆说:“那时日子苦,家庭日常生活、姐妹的学费,就靠大家织点东西换点钱。慢慢地,织锦变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织布机,成为我们寄托梦想的地方。” 祖母去世后,她又跟着大姐刘代玉学习,高中毕业时,正逢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她除耕种责任地外,其余时间全都用在了编织西兰卡普上,后来,她干脆丢掉农活,在家里专门编织西兰卡普,把土家织锦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发展,并收三妹刘代英为徒,组建了以传承土家织锦为主的“捞车河土家织锦工艺坊”。这样,刘代娥与姐姐刘代玉、妹妹刘代英成了誉满湘鄂黔渝边区的“土家织锦刘氏三姐妹”。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从公元前2世纪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据记载,土家织锦传统图案有400余种,流传至今的仅有200多种,其中有表现花鸟虫鱼的,有表现天象地舆的,有表现民俗风情的,有表现神话传说的。根据有关专家的收集研究,在捞车河一带有160多种传统图案,这些图案是织女们传承和发展织锦的直接载体。由于土家织锦是民间工艺,各种图案自然也就藏身于民间,土家织锦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模仿记忆”,主要以家庭或家族为主,并没有一本笔记或书来记载各种复杂的图案和织法。因而要将这些传统图案收集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继承和弘扬土家织锦艺术,刘代娥从20岁时开始在民间收集土家织锦图案,并为此付出了许多艰辛。

1978年,23岁的刘代娥得知坡脚一带有椅子花,而当时她正在学习椅子花,为了参考对比手头的椅子花图样,她只身一人步行前往坡脚乡。30多年前的农村,交通不便,刘代娥早上5点多便从家里出发了,也不知翻过了几座山,穿过几片林,总之记得最清晰的是晚上才走到坡脚乡。在一个老农家里,刘代娥见到了椅子花,而她也不得不在老农家留宿一晚,恢复体力。

2007年,刘代娥从民间抢救性收集到一块存世200多年的老旧织锦,它色彩黯淡,难辨形状,材质几乎吹弹可破。“上面有60多个洞,最大一个窟窿有巴掌大!”透过斑驳织锦的经纬线,刘代娥隐约感到正接近祖辈们口传身授时提及的传说中的织锦珍品“珍兽图”!手里拿着这幅旧织锦,刘代娥感叹前人技艺的精妙:“我觉得制作它的人好聪明,上面有天鹅、麒麟、梅花鹿等11种动物,我花了20多天时间才整理出制作技法。”

为了复原“珍兽图”,刘代娥煞费苦心。她严格按照传统方式,耗费50多天,还原了“珍兽图”的制作技法,并复制成功。

在一种近乎痴迷的精神支撑下,30多年来刘代娥几乎踏遍了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山寨,收集整理了目前广为流传220种传统纹样,将土家织锦中各“流派”、“风格”、“技法”等精髓融会贯通。工夫不负有心人,刘代娥欣喜地说出自己最新发现,“有近70种传统图案是第一次发现,只要资金、时间允许,我会把它们出书予以公开,不能让它们在我这里消逝!”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从公元前2世纪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03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土家织锦发展中的一个“黄金时期”,刘代娥、刘代英制作的土家织锦和土家挑花服饰于1998年在昆明参加“中国民族服饰博览会”,荣获最佳展品奖。“在那个时期,我的织锦技艺飞速提升。土家织锦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一般人织锦的经线是300多根线,我织锦的经线近500根线”。经历市场和业界的竞争,刘代娥制作的土家织锦正成为传统织锦技艺与现代图案完美结合的代名词。“我是最早一批将织锦进行集中大规模商业生产的人。”刘代娥说。自1981年以来,刘代蛾先后在花垣县、张家界等地担任织锦厂的技术顾问、业务厂长等职,与自治州轻工业局工艺美术研究所合办过试制工场,“走的越远,见的越多,做的越好,对织锦的感情就越深,责任也就越大。不但要发掘、整理传统图案,还要设计、研制具有时代感的图案。我这一辈子就在织锦中了!”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商业化也对土家织锦形成了冲击。传统的土家织锦是精细的斜纹织锦,花色复杂,做工精致,但花费的时间长。1995年刘代娥三姐妹办了十年的“捞车河土家织锦工艺坊”垮掉了。传统的土家织锦销路不好,也没人愿意织了,刘代娥对此很担心,怕斜纹织法的织锦失传。为了传承精细的斜纹织锦,她要求媳妇必须做精细的传统土家织锦。她说:“要使传统土家织锦让人们看得到,看得到才有可能流传下去。”

为了发扬传统的土家织锦技艺,刘代娥开始了技术改进,注重用丝加棉来编织传统图案,使织出的成品颜色更鲜艳,另外,她还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设计出新的图案来。“现代人欣赏水平变化了,但还是希望用最纯正的土家织锦技法来制作新图案。”在刘代娥的书房里,珍藏着一些绘画、雕刻等民族民间工艺类书籍,还有许多用电脑设计的图案样稿。保持、发扬本民族的特色,借鉴、交流其他优秀作品,融合现代艺术元素,用传统技法制作现代图案,“捞车河土家织锦工艺坊”渐渐从困境中走来。

2011年,为了扶持民间工艺,当地政府办起了“土家织锦技能培训班”,特意请来刘代娥亲自授课,通过口授、手把手操作,使更多的学员掌握土家织锦的传统工艺流程。“我不会保守,我愿意把好东西传授给那些懂土家织锦、爱惜土家织锦、愿意做土家织锦的人,土家族的好东西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同时,刘代娥还以自己创办的“捞车河土家织锦工艺坊”为基地,先后在湖南龙山花垣、张家界,湖北恩施,重庆黔江等地传授土家织锦工艺,弟子达200多人。经她复制的100多幅土家传统织锦被贵州民委、湖北民委和湖北民院作为珍品收藏,湖北民院和吉首大学都以她的“捞车河土家织锦工艺坊”为点,在捞车河建立了田野文化研究基地,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