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人莫厌学


2013-06-05 14:59:22     作者: 本刊记者\矫枫    字号: T|T    来源:

人物介绍:

今年62岁的莫厌学出生于苗族一个制作芦笙的家庭,从17岁开始,他就继承家业跟随父亲学习芦笙制作,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他不仅传承了先辈的芦笙制作技术,还摸索了一套全新的制作方法,他制作出的芦笙做工精湛,音质圆润,尤其是他对芦笙的音域扩展作了重大改革,使芦笙从传统简单的几个音扩展到二十多个。2007年,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莫厌学

正文:

莫厌学出生于贵州省西南部一个名为“排卡”的苗族村寨。“排卡”在苗语里即为“生产芦笙的小山村”——“排”指的是山坡上的村寨,“卡”指的就是芦笙。排卡全村一百余户人家,是一个专业制作芦笙的苗族村寨,至今已是五代人的历史,这里制作的芦笙,不仅在当地有名,在全省的苗寨中都知道。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流行于苗族、瑶族、侗族等地区,尤其是苗族地区,可以说孩子们从小就是在芦笙的伴奏中长大,各种长短不一的芦笙就像苗族男人的玩具,伴随他们一生。不论是男女间传递爱情,还是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苗族人都会吹奏芦笙,载歌载舞。芦笙记载了苗族的历史,传承了苗族的文化,因此自古就有“苗族不离笙”的说法。

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苗族人都会吹奏芦笙,载歌载舞。

去排卡寨,要越过十多米长的排卡桥,爬上缓坡才进入寨子。寨子前清清的河水蜿蜒流过,远处顺着山坡搭建了一座座褐色的吊脚楼,还没进寨子就能听到一种乐器声在村寨中起起落落,向导介绍,那是制作芦笙的师傅们正在为芦笙试音、调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卡这个苗疆著名的芦笙制作地就像一个蕴藏着美妙音乐的巨大音乐盒,日日飘荡着悠扬的芦笙曲。

莫厌学的家就在进村的道路旁,是前几年新盖的木房,他正带着两个儿子在忙着制作芦笙。在这个家庭作坊里,大家分工协作,井然有序。莫厌学介绍说,过去的芦笙制作艺人都是在秋冬农闲季节或是节庆时候才做些芦笙来卖,而且也只是局限于卖给附近的苗族村寨,只能卖些零钱贴补家用,没有人能靠这个发家致富。现在不一样了,芦笙的市场空间在不断扩大,很多城里人都专门跑来购买芦笙,连国外的客户都有,他家现在不种地了,把自己的地包给了别人种,一家五口就在家专做芦笙卖。

在排卡,制作出的芦笙分为两类,一类是旅游商品,专门给外地来旅游的客人当作纪念品;另一类是制成专业演奏的乐器。莫厌学家制作的芦笙就是后者。说起芦苼的制作工艺,莫厌学的话多了起来。“从上山砍竹子开始,一直到乐器发出悦耳的音乐,需要60多道工序,最繁重的过程是打磨竹子,最核心的技术是制作簧片。”莫厌学介绍说。现在家里儿子和儿媳负责制作笙管和笙斗,簧片工艺和定音、调试等工作则由莫厌学亲自完成。莫厌学对簧片的原材料挑选十分苛刻,他四处收集铜锣,将铜锣打碎后重新熔炼制成簧片,最后再打磨成型。“好的簧片,轻弹一下,在1秒种内可以颤动50次。如果低于这个就不能算合格。”莫厌学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窗前,用最古老的方式打磨簧片,他面前一根支撑用的木棍已经被磨得光亮照人,他说他用过四根这样的棍子,细算下来已有近四十年了。

苗族地区的孩子们从小就是在芦笙的伴奏中长大。

莫厌学的父辈就是制作芦笙的艺人,传到他已是第四代。自1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芦笙,四十年来莫厌学把芦笙当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和芦笙结下了深深的情结。“刚开始学挺难的,先从剖竹子学起,也就是最初的用刀,没少挨训。后来学习制作簧片也吃了不少苦,簧片单薄,不小心就容易折断,浪费了不少……”因为制作芦笙辛苦也赚不到太多的钱,村子里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纷纷外出打工,连莫厌学的儿子也和同伴们一起外出打工去了。这让莫厌学担心起来,他很想孩子们能好好学做芦竹,把祖上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于是他开始琢磨怎么能让更多的人来买苗寨的芦笙,怎么能依靠制作芦笙致富。

“传统的芦笙是6个管,做工也相对粗糙。”莫厌学说,他开始尝试着能不能给传统芦笙改改样。他先试着把芦竹做小,做精致,果然受到了城里来苗寨旅游的客人的欢迎,销路打开了,随后,他又开始制作多管芦笙,把传统的6管芦笙扩充到15—24管,使芦笙的音域更宽、声音更宏亮。制作多管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一些力学原理,而仅接受过小学文化教育的莫厌学,却全靠自己的实践摸索获得了成功。“其实说到最后,就是熟能生巧四个字。”莫厌学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

莫厌学的这一革新得到了民乐专家和广大芦笙爱好者的认同,连中央音乐学院专门研究民族音乐的教授也对此大加赞赏。莫厌学的名声传出去,专门找他定作芦笙的客人越来越多,儿子也放弃了打工回到家里给他帮忙。“这家伙前几年不愿意跟我学,现在做的比我还好,我也算是后继有人了。”莫厌学一副幸福满足的神态。

莫厌学靠芦笙制作致了富,他还带了十几个徒弟,徒弟又教徒弟,排卡寨里有二十多户人家都靠芦笙制作致了富。莫厌学说,百年前苗族的莫氏先辈把制作芦笙的技艺带到了排卡,但却恪守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他不希望也不主张这种陈规,他的两个出嫁的女儿现在也在夫家带着夫家人一起做芦笙。“贵阳国际机场开通那年(1997年)一下子订了7000只芦笙,为了保证按时交货,我们全寨人统一学习,统一制作,在具体的制作细节上我丝毫没有保留,最后大家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制作芦笙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话说回来,任何技艺都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天赋,二是后天的努力,缺一不可。”

2006年,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莫厌学被定为该项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莫厌学的名声越来越大,各地电视台、报社的记者纷纷上门来采访,他也经常受邀出门参加各种展览和比赛,排卡寨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开朗健谈的老人,都知道“他是制作芦笙的好手,坐着飞机出过好多次远门呢。”

2012年4月,莫厌学和贵州省的另一位非遗传承人一起去澳门参加非遗展,“来参观的都不知道芦笙是什么,我现场吹给他们听,他们才知道芦笙是一种乐器。”莫厌学告诉记者,“这样的展示方式对于宣传贵州苗族文化非常有效,澳门文化部门还跟我定了一批芦竹,准备用来教当地的学生怎么吹。”

每天,排卡寨的人们经过莫厌学的屋外,里面传出芦笙的声音时,大家都明白,这个寨子里技艺超群的“莫掌门”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

背景资料:

芦笙,古称卢沙,是中国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吹奏乐器,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芦笙的大小形态因各民族的使用习惯而略有不同。苗族传统的芦笙有单管、双管、五管、六管到八管,最常见的是六管芦笙。经过现代改革,又先后出现了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等多管芦笙,扩大了音域,解决了转调问题,能演奏更为复杂的乐曲。

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苗族地区有大小不同的芦笙组成的乐队,并且有一整套传统的芦笙曲。芦笙还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是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