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


2013-06-05 14:49:16     作者: 本刊记者\矫枫    字号: T|T    来源:

 人物介绍:

吴元新,196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县(1989年撤县设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7岁时进入了当地一家蓝印花布染厂,从此开始学习、收集、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经过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吴元新在蓝印花布的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使这一古老的手工艺重新焕发出了活力。2006年,吴元新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承人,他出版有《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中国蓝印花布》、《蓝印花布》等专著,他设计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吴元新在辅导游客体验蓝印花布制作工序——刮灰浆。

正文: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历史上也称为“药斑布”或“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蓝印花布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蓝白二色的搭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而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也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花布上的纹样图案,一般都来自于民间,寄托了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南通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之一。南通地区是中国主要的棉花产地之一,这里又盛产一种可以制作顔料的蓝草,制靛业发达,因此南通地区基本上家家纺纱、户户织布,每户人家都能染蓝布。大多数的南通人从出生开始,几乎一辈子就离不开蓝印花布,铺的、盖的、穿的、戴的,蓝印花布被制成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

在纺纱声中长大

吴元新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母亲每天都在纺纱织布,父亲在农闲时浆纱染布,有时也会把纺织的布拿去卖掉一部分换些生活费,就连80年高龄的奶奶,眼睛虽然瞎了,还能坚持纺纱。“清晨在织布机声中醒来,晚上又在织布声中睡去。那叽叽复叽叽的声音已经牢牢地印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吴元新说。

中学毕业,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家庭生活日渐困难,吴元新作为家里惟一的男孩,他放弃了学业,开始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开始在农村兴旺,吴元新没有像同龄人一样热衷于去电机厂、半导体厂,而选择了一家蓝印花布染厂,那一年他才17岁。吴元新说:“我记得我是厂里惟一一个年轻学徒,跟师傅学蓝印花布整套的工序。我边学习边到农村去收集民间蓝印花布纹样,后来慢慢自己设计研究,越来越痴迷。”他从染布、刮浆、刮白、整理等基本工艺技能学起,一年后,被调到了刻版设计室,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设计和刻版,正式开始从事蓝印花布印染刻板工作。

蓝印花布是一种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它的图案造型是历经千百年积累,不断传承下来的,因而比较成熟、比较稳定,形式也精致、讲究,它曾经遍及所有汉族地区。但和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从生活中自然生成出来的美,总不免遭受生活的风吹雨打,印染工业的变革使得蓝印花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渐衰微,机械化的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刻板师傅们只能改行,很多图案造型慢慢失传,成了一些老人压箱底的记忆。

蓝印花布

走访民间艺人获取设计灵感

为了收集蓝印花布纹样,以便设计出更好看的蓝印花布,吴元新开始跟着师傅们利用休息时间到民间收集各类蓝印花布。为了更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当地的文化馆学习美术。1982年,他考入宜兴陶瓷学校美术专业,“那个年代染坊里面考出去的人几乎没有,学校里的图书馆其实很小,但这对于从没出过门的我来说已算是大开眼界,也大大打开了我的思路。”吴元新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还继续为厂里设计图案,他设计了许多蓝印花布的新纹样寄给厂里,客商看了他的设计后非常喜欢。他回想起那段经历,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3年的陶瓷学校学习中,吴元新并没有和陶瓷结缘,反而因为不断琢磨蓝印花布的图案创新,而成为图案画最好的学生。毕业后他留校教学生画图案,就把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作为一种美术基础图案运用在了教学中,并带动学生共同设计蓝印花布图案。1987年,南通成立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很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就是蓝印花布,对蓝印花布工艺设计十分熟知的吴元新自然成了最恰当的人选。他从学校回到了南通,从此开始专门从事蓝印花布艺术的研究工作。

在这个岗位上,吴元新一干就是10年。他走过了从染坊学徒,到学校搞设计实践,再到专门从事研究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10年里,吴元新跑遍了南通地区的印染作坊,走访了几十位民间艺人和作坊师傅,广交朋友,收集了一批流散在民间的优秀纹样、实物及图片资料。为收藏一幅“吉庆有余”的蓝印花布被面,吴元新在海门的乡间小路上苦苦奔波,才从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手中换取了这幅被面。听说启东市永阳乡有一幅“状元及第”的包袱,但不知谁家收藏,吴元新几乎跑遍全乡的家家户户,终于在一位老太太家发现,这是惟一收存的蓝印与刺绣结合的藏品。启东市惠和乡有一位老人藏有蓝印花布寿枕,吴元新顶着风雨,步行十多里路,来到他家,其子女深为感动,说服老人,将已收藏100多年的“梅、兰、竹、菊”寿枕套交给了他收藏。

1989年,吴元新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深造,接着他又考入中央美院,得到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教授的指导。在北京的两年中,吴元新完成了海内外畅销不衰的鱼壁挂系列画稿,还完成了荣获全国旅游工艺品优秀奖的蓝印花布壁挂系列。

开办艺术馆

1996年,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因经济效益不好无法维持下去,被一家制帽厂兼并,要求从事蓝印花布的人要全部改行。吴元新也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在帽厂从事设计工作拿那份稳定收入,这意味着要吴元新放弃从事20年的蓝印花布工作;要么辞职另闯一番天地。

此前有日本客商因为对蓝印花布的喜爱,因为看到了蓝印花布这种民间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曾借用吴元新收藏的物品在上海建立蓝印花布陈列馆;还曾带着他收藏的蓝印花布到日本等地进行展览。这事情对吴元新触动很大——连日本人都如此珍视蓝印花布这门民间艺术,我有收藏、有设计,又从事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自己为什么不能为蓝印花布营造一个陈列的殿堂?吴元新觉得自己有责任承担建馆的工作,他决心建造一个中国蓝印花布艺术馆。

那一年一直很煎熬,到处碰壁,终于在纺织博物馆租了一间房子。租金、装修,要几万元!吴元新的积蓄全拿出来,母亲也把养老金用手帕包了好几层送来,亲戚也凑了一些,能借到的钱全投进去,吴元新真的是破釜沉舟了。

经过一年的准备,1997年吴元新在文峰公园内一个偏僻的院落里挂上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牌子,他把自己20年来收藏、开发、研究的成果和几百件蓝印花布精品布置成他梦寐以求的“蓝白世界”。后来,又在蓝印花布艺术馆下面成立了染坊。白天,他在艺术馆里接待一些客人,介绍蓝印花布;晚上,他到染坊制作设计蓝印花布。那是一段苦涩的日子,但蓝印花布给吴元新带来一些甜意。为了生计,他一周要跑两次上海送货。那时从南通到上海要坐船,单程需要6个多小时,为了省钱,吴元新都是坐晚上10点的四等仓。“睡一夜,到达上海码头才4点,在船上可以呆到6点,办完事,当天晚上可以再坐船回来。这样3年之后,艺术馆终于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局面。

1999年12月,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设计作品展——“中国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这是中国蓝印花布第一次登上国家级展览馆,共展出了实物、图片资料500多件,展览吸引了大批中外宾客。南通的蓝印花布终于出名了。2004年吴元新整理了馆藏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3000多件,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上、下卷,填补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白。

2006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元新也被评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他设计的蓝印花《凤戏牡丹》、《狮子滚绣球》台布、《年年有余》系列饰品和桌旗靠垫还荣获“第三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 金奖。现在这三件作品分别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去年,吴元新应邀赴意大利参加了中国文化年“茉莉飘香•江苏文化周”文化交流活动。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五个城市展示了近百件古旧蓝印花布精品及创新设计的蓝印花布桌布系列、玩具系列、包袋系列等,为国外宾客讲解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文化,现场演示了传统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得到了参观者的赞誉。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吴元新感慨万千。他说,这是社会对他30多年来保护、抢救、挖掘、继承开发蓝印花布传统技艺所作出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他要用蓝印花布勾勒永久绚烂的民间文化,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

他立下誓言:悠悠我心,尽在蓝印;上下求索,痴心不改;弘扬传统,此生无憾。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