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鱼皮衣”传人尤文凤


2013-06-04 13:23:36     作者: 本刊记者\矫枫    字号: T|T    来源:

人物介绍:

尤文凤,女性,现年60岁,赫哲族民间艺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渔业村村民,15岁起随母亲尤翠玉学习鱼皮制品工艺,能独立完成从剥皮到成品的制作过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鱼皮服饰图案的色彩和肌理依顺物性 ,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材美”观念 ,以及渔猎文化的特色。她的鱼皮服饰等主要作品被中国、日本等国的多家博物馆收藏。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尤文凤

正文: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曾展出过一件赫哲族的传统服装,这件在袖口和下摆处点缀着云卷和浪花等吉祥图案的、灰白相间的条纹服装,不是用普通的棉、麻或羊毛等大众所熟悉的材质,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面料”——鱼皮制成。据说制作这件衣服用了50多条十几斤重的大马哈鱼,它的制作人,就是赫哲族鱼皮制作传承人尤文凤。尤文凤说,制作这样一件衣服,不算剥鱼皮、晒鱼皮等工序,仅仅是缝制3个人就用了12天,完全是手工。

鱼皮衣

赫哲族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平原地区,现有4600多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的赫哲族人以渔猎为生,因为没有棉麻织物,而生活环境中的鱼类资源又很丰富,聪慧的赫哲族人就地取材发明了用鱼皮制做衣服、鞋帽、被褥等,就连缝制的线也是鱼皮做成的,因此他们又被称为“鱼皮部落”。

鱼皮衣是赫哲人在夏天时穿着的服装,因为那时的捕鱼量最多,冬季里,赫哲人和诸多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一样,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他们在冬季里的主要活动就是驾着狗拉雪橇在冰天雪地中狩猎。

服装反映人的社会生活,以前的赫哲族之所以穿鱼皮衣,是因为捕鱼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方式,赫哲人制作鱼皮衣所用的鱼也都是靠出江打鱼得来,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赫哲族人大都还习惯穿用鱼皮面料的衣物。而近40年来,大量移民进驻到三江平原地区,给赫哲族人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让赫哲族人的渔猎生产不断退化,已不能仅靠捕鱼维持生存了,现在大多数赫哲族人都以经商或者务农为生。生活方式的改变,渔民变成了农民,靠打鱼做鱼皮衣已很难实现,自然也不会再穿鱼皮衣,鱼皮衣就成为了一种记忆,鱼皮的制作工艺也几近失传,到尤文凤的上一代,也只有她的母亲尤翠玉是惟一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人了。

成本高、价格昂贵,尤翠玉也很多年不再做鱼皮衣服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在保护性发掘各地的民间文化时重新发现了赫哲族的鱼皮文化。1996年,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到一件100多年前的鱼皮衣,它让博物馆馆长杨源倍感惊奇,之前她只是从资料里读到过关于鱼皮衣的介绍,但从来没见到过实物。1999年冬天,杨源来到街津口乡寻找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艺人,她见到了尤翠玉,但因为没能凑齐做成一套衣服所用的鱼皮,她只能空手而归。第二年夏天,为了攒够做一套衣服所用的鱼皮,杨源在码头买了一个星期的鱼。那件鱼皮衣做完,尤翠玉把制做工具全都送给了杨源,那也是尤翠玉老人最后一次制做鱼皮衣了。尤翠玉去世后,尤文凤就继承了这门手艺。

缝制鱼皮衣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了中华民话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就包括了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尤文凤也被评为这个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

但是,鱼皮衣没有了实用价值,消失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不再靠捕鱼为生的街津口乡开始发展起旅游业,当地办起了民俗文化村,各种鱼皮制品一下子就成了街津口特有的旅游纪念品,尤文凤从中看到了商机。她在民俗文化村里租了一个摊位,专卖自己制作的各类鱼皮制品,她的儿子也在文化村里工作,有人花5000元订做了一件鱼皮衣,他亲眼目睹了鱼皮衣带来的效益,一向认为鱼皮衣没什么用的他改变了想法,开始学习制作鱼皮衣,他还把妻子一道拉来学。这,让尤文凤十分高兴。

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尤文凤制作的鱼皮衣服吸引了无数眼球,人们围着坐在展台前头戴雪兔毛鱼皮帽,脚穿鱼皮靴子的尤文凤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她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一位来自瑞士某博物馆的老太太,拿着两套小孩的鱼皮衣服乐坏了,不住地夸她:“哎呀,你做的太好看啦!”

据尤文凤说,制作鱼皮衣首先要挑选大鱼,最小的也得七八斤,几十条鱼的鱼皮才能做成一套。以前赫哲族人制作鱼皮衣所用的鱼,都是靠出江打鱼得来,尤文凤回忆起小时候“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情景,她说那时候江里的鱼多,现吃现打也比去市场买着方便。而现在的松花江上,已经很难看到打鱼人的船只,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船,可以到更远的水域去捕鱼,但依然无法打到更多的鱼,打鱼的收入还不够买柴油的钱,所以打鱼的人家已是越来越少。我们租了一条船想试试运气,一天下来打的鱼也只够熬锅鱼汤,无奈,我们也只能走买鱼这条路。

鱼皮衣

而靠买鱼制作鱼皮衣的话,成本非常昂贵,一件衣服的成本就在3000多元人民币,尤文凤一般都是接了订单才在家里做。赫哲人最早没有棉花,所有的制衣原料都来自于捕猎中可以得到的物品,但现在用于缝制鱼皮衣的已经改为棉线了。她取出一小块胶棒介绍说,这是用鰉鱼鳔熬成的鳔胶,粘合力十分强劲,用来粘贴袖口和衣襟上的纹饰。但由于鰉鱼现在已难得一见了,这种传统粘合物也就要消失了,自己手中的这一小块鳔胶已是最后一块了,舍不得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把赫哲族的鱼皮制品带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并喜爱上这些手工艺品,尤文凤就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子开办了赫哲族鱼皮文化展示厅,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她还担当起这里的解说员,客人来参观时,她会用赫哲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为客人介绍。尤文凤的解说很的特点,有时候她会边说边唱,这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伊玛堪”,赫哲族没有文字,所有的历史都是用这种口传的叙事长诗形式记录,一代一代通过说唱艺人保存下来。现在会说赫哲话的老人越来越少了,能传唱祖先歌曲的人就更少了,尤文凤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尤文凤的生活很充实,她除了要教三个儿媳和孙女学做鱼皮衣以外,还在教村里的年轻人学唱赫哲族语言的民歌,她要先把汉字的歌词翻译成赫哲语,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给年轻人,好在现在科技发达了年轻人可以先录下歌谣,通过录音学习。这也是一种让赫哲族古老文化传承的方式。

现在,尤文凤还参加了村里的歌舞队,天天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唱歌跳舞。对于这个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来说,无论从服饰、语言、建筑还是生活方式上,赫哲族的标识几乎不可辨认了。本民族的语言,歌舞,服饰,带有赫哲族传统烙印的都是这些赫哲人努力想要保留的对象。这些歌舞排练完毕后,演员们会穿着鱼皮衣在文化村中表演给游客观看,告诉来到街津口的每一个人,这里曾是一个鱼皮部落。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