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2013-03-15 16:19:08     作者: 高原    字号: T|T    来源: 人民中国

3月1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亮相。随着这份方案的提出,中国将围绕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转变职能是核心

长期以来,外界对政府职能的诟病较多。一是在应该管的领域政府经常缺位,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职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二是在不该管的领域政府喜欢越位,表现为政企不分,过多干预市场行为导致价格信号失真;三是在职责划分模糊的领域,不同政府部门会出现角色错位,有利的争抢,无利的推诿。

改变角色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唯一办法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主线贯穿了此次公布的方案的始终。除了大部制改革内容之外,方案中还有相当篇幅提及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些职能转变的内容:管好该管的,放松不该管的。

权力下放,调动积极性

此次大部制改革使中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体表现在政府组织机构的进一步精简和优化,政府职能继续向宏观调控的方向转变,以及更加凸显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在一些微观领域,政府要有序退出;但在宏观调控、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要加强功能。”也就是说,政府要抓大事、管宏观、抓好公共服务。

有些人担心权力下放会不会导致地方管理混乱,其实是不必要的担心。这次改革是在向两个方向放权。一是向市场放权,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政府立足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审批、加强监管。一个是向地方放权,将一定规模以下的财权和事权都交给地方。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权力大了,责任就大了。而且还有全国人大、各级人大、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这一广泛的监督体系将帮助中国避免产生“一放就乱”的情况。

改革需稳步推进

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止步不前,也无法一蹴而就。外界对于推动改革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具体实施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方案的出台只是改革破题,接下来才是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具体实施过程更需要胆大心细。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