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这让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市长马汉成颇感兴奋。
扶贫工作稳步推
“我们固原同步小康和扶贫攻坚的任务都非常重。固原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还有5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马汉成说,“可以说,在固原,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个地方承载力严重不够。”他认为,固原市首先是资源的承载力不够,人多、水缺、平地少;第二是产业的承载力不够,第一产业水平太低,第二产业规模太小,第三产业配套太弱;第三是,城镇的承载力不够,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城中村太多。因此他认为,“如果不搞生态移民,会加剧生态恶化,加剧人与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在他看来,国家出台的生态移民措施,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德政工程,受到了固原老百姓的热烈拥护。
根据规划,固原市原定在2011-2015年搬迁23万人,本该五年完成的任务,现在打算在三年内完成。
从1983年国家实施扶贫战略开始,经过30年来的发展,固原市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解决了75万人的温饱问题,还基本解决了区域内的喝水问题,使得固原地区的贫困率大幅度降低,从30年前的75%降到目前的38%左右。此外,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等措施,固原市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7%。
产业发展为依托
“我们一方面做好移民工作,另一方面完成扶贫攻坚的任务,要在产业上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带和加工农业;此外我们要突出发展工业,牢牢把握工业强市战略,工业是固原未来与全区同步小康的希望和引擎所在,也是固原老百姓早日过上美好日子的重要载体。”
在具体产业上,马汉成指出,固原市要发展旅游、物流等产业吸纳更多就业。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搭建向西开放的平台,马汉成认为,这对固原的发展和脱贫打开了空间,给予了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固原是民族地区,跟阿拉伯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生活渊源,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基地,同时建成面向阿拉伯地区的旅游休闲基地。”
马汉成介绍说,固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有革命圣地六盘山、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还有佛教高地须弥山。2000年,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批准设立了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经过10多年的经营,这个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年接待人数已从最初的区区几千人次增加到16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亿元。“目前景区设施基本完善,我们设计的是每年吸纳游客220万左右,旅游产出在10亿元左右,旅游带动老百姓增收人均每年在1000元左右。”目前,旅游区周边的老百姓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