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澳报:形象大转变 女性角色变迁称谓多元化


2013-03-08 12:28:16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3月8日电 《澳门日报》8日刊文指出,在国际妇女劳动节之际,中国社会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度逐渐升温,不仅在于精明商家的炒作,更在于女性的“大变身”,女性弱势的形象已被改变,女性领导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章摘编如下:

3月8日是国际妇女劳动节,中国社会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度逐渐升温。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是,街头巷尾及网络上有关妇女节的广告和营销越来越多,精明的商家将这个节日包装、演绎成为一个全新的消费节日。

传统形象大变身

文章称,无论是喊出“做女人,我骄傲”的京东商城,还是喊出“爱自己,女人我最大”的淘宝、天猫,都在以琳琅满目的打折促销、温馨细致的专属服务,为“她经济”推波助澜。

社会学者艾君认为,日显蓬勃、火热的“她经济”不过是女性社会角色变迁在经济层面的缩影。“在消费领域,女性撑起的不止‘半边天’。”

生活中,女性家庭地位的上升成了不争的事实,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带来了对女性称谓的多元化。“女王”、“爷”、“白骨精”、“白富美”等新兴词汇,一改过去女性弱势的传统形象。

“白骨精”显能力

 精明的商家在促销时也都不约而同的避开了“妇女”二字。在天虹商场从事楼面管理的徐佳杨美告诉记者,许多女性对于“妇女”这个称呼接受程度较低,商场将“妇女节”称为“女人节”是为了迎合大多数女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事业成功的女性也有了全新的头衔。走上管理岗位的女性成了集“白领、骨干、精英”于一身的“白骨精”,女性领导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在各自领域成功的女性被称为“哥”,甚至被称为“爷”。

男女不平等仍多

当然,看似乐观的变化背后,不少“隐形天花板”如婚恋“剩女之争”、就业“性别歧视”、生育“重男轻女”等问题仍让女性感到忧虑。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对女性来说,现实中仍然要面临诸多不公平的“待遇”。他以就业为例说,很多时候很多单位会打着“不适合女性”的旗号,但实际上是人为设置屏障。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