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港媒分析中共60后高官现象 干部年轻化特征明显


2013-02-26 13:54:52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香港大公网7日刊文关注中共“60后”高官群体。文章说,“60后”高官群体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中共的干部年轻化战略;这个群体给人的印象是年轻、高学历、有实践经验和人文社科背景等。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结束的地方两会,“60后”省级官员就大幅扩容,“60后”省部级官员已达到8位,其中孙政才、胡春华两位更是晋升为政治局委员,进入中共的决策层和国家领导人行列。

而从副省长来看,本届地方两会更是有71位“60后”履新,从而使“60后”副省长群体总人数达到了112人,其中女性“60后”副省长为14人。如果再加上上一届省委中有118位“60后”常委(这其中绝大部分常委会获得留任,再剔除一些重复的),中国“60后”省部级官员(包括副部级)总共可达200人。

60后”高官群体得益于干部年轻化战略

“60后”高官群体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中共的干部年轻化战略。在省区市党委换届中,中共明确要求省级党委班子中,50岁以下的要有3名,45岁左右的要有1名。

在这个规定下,在领导班子配备上呈现出“4、5、6”的三级梯次格局,即:既有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60岁左右),也有50年代出生的(50多岁),还有60年代出生的(40多岁),形成老中青搭配的官员格局。

“60后”高官群体的特征及从政路径

对大多数观察者而言,“60后”省部级官员给人的印象是年轻、高学历、有实践经验和人文社科背景等。

首先是年轻。40多岁的年龄在高官队伍里还是一个年轻的年龄。其次是高知化。“60后”官员在改革开放年代长大,大部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期间进入正规高等院校学习,具有完整的教育经历。

第三是人文社科背景的多。与“知识化”相连的是,“60后”高官多数具有人文社科背景。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领导干部群体崛起,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趋势。

第四履历完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60后”高官少有在某个职位上呆很长时间的,也很少在某个行业和领域为官并得到提拔重用。一般来说,他们都在多个岗位得到锻炼,有些岗位的行业跨度还非常大,并有着中央与地方的工作经历。这主要源于中共的干部交流机制。(邓聿文)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